還有不夠數小時,就會是農曆7月14盂蘭節,鬼門關即將大開,當真想起也心寒‧‧‧‧‧‧然而,時下鬼節其實經已有所變質,縱然尚有人認為它是充滿禁忌的民間習俗,卻有愈來愈多人為它注入了「流行」元素,什麼「小鬼遊」和「探鬼團」臨臨種種,相關的電影及漫畫書藉亦成千上萬,年青一代即使對鬼魂同樣懼怕,心理上卻已然添加了一種「挑戰」與「玩味」的刺激意味,盂蘭節原來都可以潮流起來。聽到此別要高呼大吉利事,和有怪莫怪啊。只因鬼魂靈體等怪力亂神之說,或相關可怕元素,在西方世界的時裝及電影等流行文化中,從來就有着崇尚的地位,經典例子亦多不勝數,既是恐布,更是有型。
提到恐布電影的Twins,最經典首推電影《The Shining》中的雙生兒(或者《殭屍》中的那一對),而時裝界著名的則有高橋盾的UNDERCOVER,2004年乃以成名的Languid溶解系列正是用Twins的形式行Show不在講,今年2018春夏季度更擺名車馬向《The Shining》致敬,將戲中的女孩Twins的造型以成年人姿態示人,右邊模特兒服飾更注入了仿如血絲的細節,鬼秘感不寒而慄。 UNDERCOVER SS04 Languid Collection。 意大利品牌Marco de Vincenzo Spring SS18系列就將《The Shining》孖女的經典一幕以馬賽克形式注入手袋中。_ 至於Thom Browne SS18 RTW其中一套服飾就以珠片於長裙上打造刺繡般的裝飾,充滿黑色幽默,更與電影《怪誕城之夜》有着異曲同工之妙。 講起今年時裝界與恐布元素的交流,Raf Simons領軍的Calvin Klein同樣務必關注,在SS18系列裏比利時人決定向美國恐布電影致敬,並以最血腥方式示人。先邀請忠實合作伙伴Sterling Ruby打造滿布斧頭的血紅場景,再配以《Jaws》的經典電影配樂作為Background Music,本就為現場打造驚恐的氛圍。至於服飾設計方面也受到了《American Psycho》及《Friday the 13th》等電影啟發,以鮮紅色作主調,部份衣服配件更以噴墨的方式製作,打造出仿如「噴血」的血淋淋感覺。 人所共知的科學怪人Frankenstein,也是恐怖元素與流行文化Crossover的經典案例,本來是一部誕生自1818年受浪漫主義影響的哥特小說,及至1931年首度拍攝電影大獲好評,陸續拍攝相關續集之餘,後來也出現在流行服飾當中。 BAPE旗下的BABY MILO就不時以Frankenstein為靈感製作服飾。 西方恐怖傳說和電影中,人狼一向有着重要地位,1984年的電影《The Company of Wolves》,就表現出西洋文化對人狼的驚怕,也間接啟蒙了Alessandro Michele的GUCCI。 而在Alessandro Michele眼中,靈體也不一定要恐布的,2016年起始,他就邀請了紐約藝術家Trevor Andrew合作,將其經典的GG小鬼圖案打造成GucciGhost系列,全球大賣。 在恐怖美劇方面,《American Horror Story》絕對是近代經典,劇中與時尚文化的關係同樣絲絲入扣。 首先,流行天后Lady Gaga的參演當然無比重要。 劇中Frances Conroy由飾演的Myrtle Snow同樣引起時裝界的注目,只因劇中的蓬鬆長紅髮造型,明顯是參照了時裝界巨人Grace Coddington。 American Horror Story》的服飾全由時裝設計師Lou Eyrich製作。 在西方世界,哥德Gothic類小說向來以恐怖、超自然、厄運、死亡、幽靈的鬧鬼及詛咒,轉移到時裝設計中,同樣滿載住陰森鬼秘的意味,在數年前這種風格更是大行其道。圖為FW11的Alexander McQueen。 最後,日本恐怖大師伊藤潤二的奇幻世界觀內,也曾經和時裝有過干係,《時裝模特》就是一個關於時裝拍攝和妖怪殘殺的故事。 時裝模特兒造型拍攝,是時裝業界內平常不過的是,但在伊藤眼中,卻同樣可以演變成一件可怕的事件。 基本上在伊藤潤二的漫畫裏,所有主角都不會有好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