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計有物】華與實:融合現代工業與傳統工藝

撰文:Timothy
出版:更新:

曾經有一個設計師講過,產品除了講實用,外形、造工、手藝亦有其存在意義。在產品設計走進所謂「工業4.0」的年代,設計師該如何看待傳統工藝和手作技巧?在香港設計總會(FHKDA)舉辦「20.....43香港設計事情」博覽會之際,《一物》訪問了Genic Eyewear及連心椅的設計師,探討工藝與工業之間的聯繫。

工藝與工業,看似矛盾的一組字,其實有一個共同點:它們都為解決問題、方便人們而生。若能將兩者融合而取長補短,所有設計事情都將事半功倍。於「20.....43香港設計事情」博覽的芸芸產品中,Genic Eyewear眼鏡與連心椅更能展現以工業傳承工藝的精神。

Genic Eyewear創辦人兼設計師Emily Tai。(一物影片截圖)

自己眼鏡自己造

從外公那一代起,Genic Eyewear創辦人Emily家中三代均從事眼鏡製作,對這門手作工藝有濃厚感情,但真正讓她踏上眼鏡設計之路的,卻是因為不甘心:「坊間眼鏡大多以歐洲人輪廓作標準,鼻樑較扁的我戴得辛苦,把心一橫決定自己眼鏡自己造,這是Genic Eyewear的雛型。」品牌主打人手製造,利用時尚的設計和創新的技術傳承三代前的手作眼鏡工藝:「上一代的眼鏡設計還沒有成熟的製作技術和器械輔助生產,來來去去都只有兩三個基本款;現代工業和製作技術一日千里,設計師能夠做出花樣百出的鏡框,款式更多元化。」

Genic Eyewear的眼鏡強調機器輔助人手完成,造工仔細精緻;圖為產品「花旦」。(FHKDA)

接受新事物才能承接傳統

雖然品牌堅守手工製作的理念,Emily對工業與工藝的想法卻持開朗開放的態度:「我們的眼鏡製作用機器輔助,以手工完成。想要保留工藝,更要懂得接受新事物,新科技和器械更能傳統生存。」Genic Eyewear的工廠設在內地,由資深的香港眼鏡師傅主理,配合嶄新製作技術更能事半功倍。

Emily每月開辦手工眼鏡工作坊,讓客人了解製作過程。(一物影片截圖)

Genic Eyewear更開辦手工眼鏡工作坊,讓客人深刻了解產品背後的工藝精神,以及匠人在製作背後注入的時間和心思。她苦笑說:「其實大部分學生都能完成鏡框,唯獨有一次,一個客人只做了五、六分鐘便大發脾氣奪門而出。」會感覺香港人不太重視工藝文化?「現今香港人逐漸認識手工藝的製作,風氣比以前好,但始終很多人還是喜歡fast fashion、幾個月換一次的便宜產品。獨立品牌還是需要媒體幫忙宣傳,才能更為人熟悉。」

圖集照片由Genic Eyewear提供。

連心椅設計師兼JMStyle創辦人Patrick Tin。(一物影片截圖)

現代技術呈現古樸味道

Genic Eyewear以時尚設計包裝傳統手作工藝,Patrick設計的連心椅卻以現代製作技術呈現古典、質樸的感覺。他解釋:「連心椅設計理念二人家庭為中心,希望促進夫婦間的溝通,選擇以硬木製作椅子是希望取其溫暖和諧的感覺,像呈現長久、有歷史的感覺,希望夫妻關係也能一樣。」椅子結構看似簡單,四支椅腳撐住兩個凳面,方便夫婦倆並肩而坐;唯獨凳面大小、重量不一,製作時歷經多番嘗試、計算,才能推出市面。「我們必須精準地把產品的長、闊、高、重交給廠商,嶄新的製作技術便能發揮其功效。」

圖集照片由JMStyle提供。

金屬點綴讓連心椅更添現代感。(一物影片截圖)

連心椅另一特點,是在細節處以電鍍金屬點綴,為低調木椅多添層次。Patrick坦言:「最初設計連心椅時希望用純木製作,但廠方Private Living提議加入細緻的金屬元素,更有現代感,在內地的市場潛力亦更大。」微細的改動卻需要更多嘗試,不僅要調整木材的切割形狀、尺寸以至接駁位等細微處,更要計算金屬的厚度、重量等影響椅子平衡的關鍵數字。看連心椅而見微知著,可想象設計師與廠商所花心思和手工,已不亞於傳統木工匠人的精神。

香港工藝何去何從

工藝在香港,風氣依舊方興未艾。Emily坦言傳承工藝是件艱難任務:「想傳承,也要有人想承接。獨立品牌和設計師單靠手藝是否能夠生活?我也曾經打算將眼鏡的生產線設在香港,唯獨有手藝、有經驗的師傅早已離開,在香港開工廠又成本高昂,甚至不少老店也早已結業。想做『Made in Hong Kong』的手造眼鏡品牌,從生意角度看其實很難,惟有繼續努力。」但她依舊樂觀,相信總有港人會支持和明白獨立手工品牌或手作人的堅持。

Patrick卻對工藝傳承持開放態度,並以連心椅作例子:「木工手藝的確有其獨特的可取之處,但死守傳統、無視市場並非設計上策。製作連心椅時,我亦必須聽取廠商意見,根據市場和製作技術改善設計。」他認為,像透過現代技術傳承傳統工業並非無可能:「設計師必須清楚自己的產品,哪部分需要使用手工技術修飾,哪部分可用機械代替,為工藝找回其存在意義。工藝之於現今講求快捷和品質並存的社會,定位其實更像藝術而非必需品,但若能在設計中運用得當,便能讓現代產品更人性化,更有靈魂。」

有關「20.....43香港設計事情」博覽

由香港設計總會(FHKDA)主辦的動態博覽,於今年7月至12月期間,分別在蘇州、深圳、上海、杭州及武漢舉行。是次活動以「創新」、「演繹」和「融合」作主要概念,精選43個來自時裝、產品設計、品牌設計等不同領域的中港合作個案,呈現香港創意產業和工業界與內地不同省市同心協力的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