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會大學疫下復辦海外交流團 學生赴紐西蘭開眼界 圓滿大學生活
大學生活重點之一是有機會出國交流,體驗外地學習和生活方式。受疫情影響,海外交流團已暫停超過兩年。香港都會大學(下稱都大)今年6月舉辦疫情以來首個海外交流團,安排15位學生前往紐西蘭,體驗當地文化及學習氣氛。有參加學生表示,疫情期間以上網課為主,很少機會與同學見面相處,今次交流團正好讓他們有機會認識不同學系的同學, 「一起開心學習,終於有讀大學的感覺。」
領隊職員外地染疫 交流團班長制發揮作用
都大是次安排一名領隊職員與15名學生於今年6月前往紐西蘭坎特伯雷區的林肯大學進行為期兩周的學術交流。疫情期間離港外遊,校方亦擔心學生和職員在外地染疫,因此事前制定多個方案,盡量為不同情況作好應變準備,並設立「班長制」,將15名學生分成3組,由各班長照顧組員。
交流期間,領隊職員及一名同學不幸確診新冠肺炎,需要在當地隔離及延遲回港,班長制即發揮作用,由班長透過手機通訊群組遙距向領隊匯報每日情況。
經歷兩年多疫情,坐飛機離港外遊對同學而言相當陌生,而疫情期間無論香港和外地均有不同檢疫申報措施和手續,一旦處理不當隨時無法回港,加上領隊染疫需在當地隔離延遲返港,同學們要自行回港,感到緊張又深刻。
班長之一、創意廣告及媒體設計三年級生伍詩齊表示,「當地機場正在裝修,路牌指示不太清晰,同時要兼顧其他組員,幸好各組長配合得很好,同學也很團結,最終無驚無險回港。」同是班長的護理學(普通科)三年級生蕭揚駿亦同意今次的經歷令自己成長不少,「第一次在無人帶領下返港,是很好的經驗。」
負責帶隊的都大助理學生事務經理丘朗然指出,班長制是互相照顧的制度,除了確保學生平安回港,亦可訓練同學的領導才能及增強社交能力,因此在旅途中出現特殊情況未必是壞事,他表示能夠看到同學成長感到欣慰。
紐西蘭大學課堂重視師生互動
語言研究與翻譯三年級生張皓齊表示這次交流團最難能可貴的是,到訪當地大學了解外國的學習模式,又能接觸本科以外的知識,包括產品重新設計及可持續發展(product redesign and sustainability)的課題。
他指紐西蘭大學的課堂非常重視互動,「老師每講解幾頁簡報,便會邀請同學發表意見及看法。」他坦言一開始未能適應,但及後逐漸習慣,上課時大家都會踴躍討論,認為在此教學模式下,在課堂上學到的知識會更為深刻。
課外戶外考察觀光 體驗當地保育文化
讀萬卷書不如行萬里路,交流團亦讓學生利用課餘時間到戶外考察和觀光,學習規劃行程,體驗當地文化,行程包括參觀國際南極中心、到訪基督城的柳岸野生動物保護區、乘坐緊張刺激的噴射快艇衝浪等。
蕭揚駿表示,在活動中他留意到紐西蘭當局會用不同方式宣揚環保,例如國際南極中心設有冰川體驗,讓參觀者感受南極氣候;野生保護區讓人可近距離接觸及餵飼動物,還看到當地獨有的奇異鳥(Kiwi bird),「令我更覺得有責任要好好保育,不要讓牠們在地球上消失。」
都大安排15位學生入住不同的寄宿家庭,親身體會當地的生活文化。英語教學及英語研究三年級生陳泓熙表示是次的經驗讓他深深體會到兩地的文化差異。他與蕭揚駿獲安排入住同一個寄宿家庭,晚上六時後便沒有熱水供應。而六月正值紐西蘭的冬天,他們曾在接近零度的寒冬下洗澡。最終他們嘗試改變生活習慣,調節至早上才洗澡,融合當地文化。
陳泓熙又分享交流期間觀察到當地如何處理疫情,以及當地人如何看待遊客到訪,形容「沒有想像中對遊客的顧忌」,甚至遇到居民主動上前關心及引路,令他感受到紐西蘭人友善的一面。
疫情下學生失去校園生活 交流學生:讀大學的感覺
參加交流團還有額外收穫,張皓齊表示在視像教學下很難認識同學,主要透過討論區留言溝通,此行擴闊了自己的社交圈子,結識到14位來自不同學系的同學。經過兩星期的相處及互相幫助下,15位同學已成為好友,回港後亦有保持聯絡。蕭揚駿亦指跟大學同學一起上課及遊歷,能加強對學校的歸屬感, 「不是跟外面的遊學團,而是跟同學去,令我感覺到原來在學校有同學一起學習,一起去旅行,找回讀大學的感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