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區政府提出碳中和願景 然而社會與市民準備好了嗎?
撰文:01周報
出版:更新:
上周一(1日),第26屆聯合國氣候大會(COP26)在英國格拉斯哥正式展開。會議至今已經討論過好幾項應對氣候變化的重要議程,其中覆蓋全球85%樹林面積的超過100個國家達成了2030年前停止伐林的目標,以及總值170億美元的合作框架,同時其他國家亦相繼就逐步以可再生能源取代煤電的問題展開磋商。
然而,人們往往清楚氣候變化和溫室氣體對於自然環境的損害,可是當需要為應對全球暖化作出抉擇和付出代價時,政府和市民又是否意識到這是我們所面對的時代問題,並願意一起作出認真的改變呢?
面對氣候變化的威脅,香港特區政府在今年10月初發表《香港氣候行動藍圖2050》,並承諾在2050年前完成碳中和的願景目標。儘管政府提出以循序漸進的方法擺脫和改善過往側重化石燃料的能源組合、市民的生活習慣以及城市的基礎設施,並逐步達至相對零碳排放的願景,實情卻是有關的氣候藍圖仍然未觸及氣候行動的癢處,亦即上述「氣候正義」的問題——到底市民、企業和政府將如何分擔因為實現碳中和所需要的額外開支?市民面對綠色轉型的代價除了電費開支上升外,還有什麼?政府初步有什麼想法?政府和企業的綠色轉型存在怎樣的關係?這些問題都是《氣候行動藍圖》未有完全觸及的地方。
詳細內容請閱讀第290期《香港01》電子周報(2021年11月8日)《香港仍未觸及的氣候議程——轉型陣痛和氣候正義》。按此試閱電子周報,瀏覽更多深度報道。
第290期《香港01》電子周報其他獨家精選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