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癌飲食|餓死癌細胞不可行!高熱量、高蛋白進食重點對抗惡病質

撰文:Heho健康
出版:更新:

有人曾說該試著不吃,來「餓死癌細胞」,但實際上並不可行。

抗癌路艱辛,在身體努力對抗癌細胞的時候,更要好好補充營養避免「惡病質」侵蝕體力,導致病情每況愈下。

對抗惡病質把握2進食重點(按圖看清👇👇👇)

+4

什麼是惡病質?

在談抗癌以前,先來認識什麼是「惡病質(cachexia)」?多數患者並非被癌細胞打敗,而是癌症惡病質所造成的體內發炎,導致營養不良、體力不支。當患者在6個月內有非自主的體重下降>5%,或是BMI值<20,骨骼肌逐漸流失等即是惡病質的徵兆。

惡病質會讓身體代謝異常,處於分解大於合成的狀態,出現厭食、倦怠、消瘦憔悴。為了避免變成皮包骨,積極地營養照護是必須的,在接受治療前就可以儲備好體力,存好本錢因應未來的放化療。

相關文章:癌症|彩椒洋葱七色蔬果強化心血管 防癌5招仲食呢樣小心食道癌👇👇👇

+7

進食2重點:高熱量、高蛋白

高熱量

網路謠傳癌細胞喜歡吃糖,所以癌友不該吃澱粉,或要少吃才能餓死癌細胞,這都是不正確的概念,並非不吃就能讓癌細胞投降,反而更需要醣類(澱粉)提供能量,支撐治療期間的體力,預防惡病質發生。身體吃足需要的熱量,才不會耗損肌肉。癌友需要的熱量一般在每公斤體重25-30大卡,依照病況不同會有個別調整,需要增重、接受放化療、骨髓移植的患者會再提升到每公斤體重35大卡。

高蛋白

蛋白質是器官、組織建構的主原料,可幫助肌肉合成。術後的傷口癒合、細胞修復增加了身體對蛋白質的需求,建議癌友每公斤體重攝取應>1公克蛋白質,通常會提升到1.2-1.5公克,且一半以上來自豆魚蛋肉、乳製品等優質蛋白。

相關文章:【乳癌】西蘭花綠茶阻腫瘤生長 抗乳癌7食物世衞建議日吃幾多蒜?👇👇👇

+16

有些人認為雞精能滋補身體、肉類熬製的湯精華很多,因此會特別準備這些營養補給品來喝,但其實這些只是輔助性的,無法支持身體修補所需。主要的蛋白質來源不在燉湯,而是在原型食物!癌症病患的食慾通常不佳,應先吃肉、有胃口再喝湯。

延伸閲讀:

罹癌使人身心俱疲!5招緩解「癌因性疲憊」

【本文獲「Heho健康」授權轉載。】

「本文內容反映原文作者的意見,並不代表《香港01》的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