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稿】大國崛起:中國如何控制世界的治安和健康

撰文:投稿
出版:更新:
隨着中國的軟硬實力與日俱增,並開始在國際舞台上大展拳腳,中國通過「滲透式」的外交策略,推舉更多中國人進入國際組織的管理層,不斷爭取亞太區及國際社會間的主導權…由中國人擔任國際組織的首長,不僅意味着中國將能抗衡一直由西方國家主導跨國組織的局勢,更意味着中國將能進一步建立以中國利益為導向的國際新秩序。
張居輋
中國公安部副部長孟宏偉當選國際刑警組織新一任主席。 (新華社)

文:張居輋

國際刑警組織年度大會於11月10日在峇里島舉行,中國公安部副部長孟宏偉當選成為新一任的大會主席,是首位中國人獲選任為該組織首長之位。有分析認為,中國近年來多次大舉開展「天網」、「獵狐」行動,並向國際刑警組織發布100個「紅色通緝令」追捕百多名潛逃海外的貪官及犯罪人士,孟宏偉擔任主席將有助中國的反腐敗工作。另有評論指,習近平領導的反腐敗工作背後是為了整頓黨內政治勢力;且有人權組織擔心北京政府可能會利用該組織追捕流亡海外的異見分子,無形令國際刑警組織成為中共政權執政的工具。

儘管憲法訂明國際刑警組織不會介入政治事務,西方國家以往同樣有多次操控國際刑警組織的運作,以達種種外交、鞏固政權的目的:俄羅斯當局過去兩年利用國際刑警組織的操作漏洞,多次試圖將烏克蘭前總統Viktor Yanukovych、政客Ihor Kolomoyskyi、民運分子Pavel Ushevets等人列入通緝令,作為干預烏克蘭內政的手段;此外,維基解密董事亞桑奇(Julian Assange)亦曾因性罪犯的指控而被列入「紅色通緝令」,同是政權利用跨國組織維護自身利益的最佳註腳。

陳馮富珍入主世衛 獲中方大力支持

隨着中國的軟硬實力與日俱增,並開始在國際舞台上大展拳腳,中國通過「滲透式」的外交策略,推舉更多中國人進入國際組織的管理層,不斷爭取亞太區及國際社會間的主導權。當中包括2013年當選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主席的郝平、2015年擔任國際民航組織秘書長的柳芳等等。但要說中國人擔任首長,當然不得不提即將卸任、「開創華人主政國際組織先河」的世衛總幹事陳馮富珍女士。雖然陳馮富珍當年處理SARS疫情時備受抨擊,但在中國政府高調支持、國家主席及總理親自拉票下,最終仍高票當選成為世衛總幹事。

世衛總幹事陳馮富珍。(WHO官網)

觀乎中西方傳媒的報道,也可見中國現今對陳馮富珍的支持:在陳馮富珍即將卸任之際,不少西方媒體開始清算世衛10年間的工作,批評陳馮富珍在處理伊波拉及寨卡疫情時反應過慢;另一邊廂,中方媒體的報道主要圍繞習近平會見陳馮富珍一事,以及陳馮富珍稱讚習近平成功戒煙,促進中國全國範圍控煙立法,藉此為陳馮富珍塑造正面形象。

除了在人事上的提攜,中方對世衛的財政收入有一定的支援:一般會員國向世衛組織交納的評定會費(Assessed Contribution)中,中國的會費在2017年的預算中佔了7.9%,僅次美國;自願捐款(Voluntary Contribution)則佔籌募總額的3/4以上,捐款當中更有多家中資背景的製藥商,這都足以左右世衛制定全球公共衛生政策的工作。

借機表述一中原則 建立國際新秩序

中國透過掌控多個國際組織,在外交關係上作出種種政治表態,擴大國際間的話語權。例如就兩岸關係而言,台灣被邀參加本年度的世界衛生大會,陳馮富珍致函新任政府時首次特別提及「一個中國」的原則。此外,在美國的支持下,台灣於2013年以「中華台北」的名義成為國際民航組織觀察員出席會議;但當柳芳擔任國際民航組織秘書長後,國際民航組織並沒有致函邀請台灣參與,更拒絕向台灣媒體發出採訪證件,就「一中原則」的表述擺出政治姿態。

國際民航組織秘書長柳芳。(ICAO官網圖片)

身為國際組織的領袖,陳馮富珍在就職演說時與中國劃清界線,指會以公平公正、不偏不倚的原則為全世界人民服務;孟宏偉當選致辭時,亦發表了一番「將與各成員國一道,共同致力於更有效地促進各國警方合作」回歸國際利益的言詞。無可否認,由中國人擔任國際組織的首長,不僅意味着中國將能抗衡一直由西方國家主導跨國組織的局勢,更意味着中國將能進一步建立以中國利益為導向的國際新秩序。

(本文為投稿,稿件可電郵至iwanttovoice@hk01.com;文章純屬作者意見,不代表香港01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