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評】國慶、泰國、斯諾登 《湄公河行動》上映得正是時候

撰文:博比
出版:更新:
《湄公河行動》與《斯諾登風暴》在港同日上畫,兩部都強調真人真事改編……我們在電影中可以看到中國與其執法部門何等「偉大」、美國與其情報機關何等「邪惡」。到散場後不禁要思考,電影應該給予觀眾官能上的麻醉,還是讓觀眾有自行發掘答案的可能?
博比
《湄公河行動》上映得正是時候,10 月頭在內地當然是慶祝國慶的檔期,好讓群眾入場愛國一番。(《湄公河行動》電影劇照)

《湄公河行動》上映得正是時候,10 月頭在內地當然是慶祝國慶的檔期,好讓群眾入場愛國一番。見證紀律團隊的英明神武,一舉殲滅跨國犯罪大毒梟,展現強盛國力,怎能不讓人振臂高呼強國萬歲。

電影製作亦指向荷里活規模,飛機大炮無一不缺,人力物力盡傾來展示「大中國主義」,實行要追英趕美。幕前有台灣的彭于晏、大陸的張涵予,幕後掌舵的是香港代表林超賢,一同對抗外敵,打造動作英雄的熱血形象。

幕前有台灣的彭于晏、大陸的張涵予,幕後掌舵的是香港代表林超賢,一同對抗外敵,打造動作英雄的熱血形象。(《湄公河行動》電影劇照)

公安橫行無忌 觸動港人神經

《湄公河行動》上映得正是時候,在香港人眼中,正好看到中國公安橫行無忌,隨意進入別國去跨境執法。

本來銅鑼灣書店事件發生後,已讓人猶有餘悸,桂民海在泰國被帶走,抓回內地境內。剛好上個星期,又碰上了黃之鋒在泰國入境時被扣留的新聞。電影等同證實了中泰密切關係,港人在泰國確實會受到遣返中國的威脅。當然電影內罪犯是販毒一夥,現實中卻可無緣由的「被失蹤」。

林超賢似還要擔心題材在本地未夠觸動神經,加插了一場公安在旅遊巴執行任務的綵排。那畫面會引起什麼聯想,林超賢難道不曾想過嗎?

《湄公河行動》上映得正是時候,在香港人眼中,正好看到中國公安橫行無忌,隨意進入別國去跨境執法。(《湄公河行動》電影劇照)

純粹官能麻醉 沒有思考空間

《湄公河行動》上映得正是時候,中國大陸還在樂於製作主旋律電影,只有盲目歌頌,沒有批判思考。

荷里活當然也有這類大片的代表,但也有容納不同聲音存在的空間。適逢奧利華史東(Oliver Stone)有新戲上畫,一向敢言的他罵過越戰、華爾街、布殊等等,今次題材一樣有話題性,拍攝首部有關斯諾登洩密的戲劇作品。

《湄公河行動》與《斯諾登風暴》在港同日上畫,兩部都強調真人真事改編,但哪一部才讓觀眾窺見真實——我們身處的現實世界?

我們在電影中可以看到中國與其執法部門何等「偉大」、美國與其情報機關何等「邪惡」。到散場後不禁要思考,電影應該給予觀眾官能上的麻醉,還是讓觀眾有自行發掘答案的可能?

電影應該給予觀眾官能上的麻醉,還是讓觀眾有自行發掘答案的可能?(《湄公河行動》電影劇照)

《斯諾登風暴》所針對的,是每個人的私隱安全,不只限於美國收集國民資料,而是全世界人民都牽涉在內。只要有智能手機,只要使用 Google、Facebook 等,就會成為被監察的一部分,無法倖免。網絡審查與監視監聽,發生在一個有成熟民主法制,有公開透明度的國家,尚且掀起偌大爭議。若這在資訊更不公開,更封閉的社會,政權不理人權新聞自由的國度,是否該讓人們更擔憂更自危?還是大家只會繼續習以為常?

狂轟濫炸場面失控 林超賢是這樣的嗎?

回歸電影本身,《斯諾登風暴》的平實,顯得《湄公河行動》更浮誇可笑。林超賢的港式警匪片主要拍城市追逐,放於《湄公河行動》仍有一定張力,但一到爆破就愈後愈失控,完全為了營造大片效果而狂轟濫炸。當整部電影都是充斥着所謂的大型動作場面,配合臨場感手搖攝影,不免製造觀影疲勞,視與聽都是極大負擔。

當整部電影都是充斥着所謂的大型動作場面,配合臨場感手搖攝影,不免製造觀影疲勞,視與聽都是極大負擔。(《湄公河行動》電影劇照)

如果這部電影並不來自林超賢的編導,或者從一開始就知道不需抱有期望。可這是曾經帶來《証人》、《激戰》的林超賢,怎麼一進內地,就變得如斯模樣呢?

一部娛樂電影,就算不一定要有豐富內涵,但總也不應淪為政權自我吹噓的空洞工具吧。

曾經帶來《証人》、《激戰》的林超賢,怎麼一進內地,就變得如斯模樣呢?(《湄公河行動》電影劇照)
(本文純屬作者意見,不代表香港01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