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告婆婆偷萬寧印花.博評】又有幾多人真正了解公關的權力限制?

撰文:楊思晴
出版:更新:

談起公關,大家會想起兩個人,一個是關公,另一個是黃子華,因為「做人無公關,食屎啦。」不過,「如果做公關的人,都無公關,就連屎都無得食。」近日萬寧的婆婆事件,不論行內或行外的人,都批評萬寧公關處理失宜,事發時沒有立即道歉,令事件火上加油。然而,筆者其實對為萬寧工作的行家深感同情,畢竟他在過去一星期頂住龐大的工作壓力,最後也交出一篇像樣的聲明,加上CEO親身向婆婆道歉,總算平息風波。純粹從行內人角度看,處理今次事件確實比前往的災難更困難,公關可做的不算太多。

道歉對企業的兩難

近年,由社交媒體引起的公關災難令不少企業十分頭痛,而最佳的拆解方法好像只有道歉。對黎明來說,道歉的考量可能只是天王會否願意放下個人身段,承認錯誤。對企業來說,道歉是一個需深思熟慮的事情,因為這影響整個企業形象。除了就事件在內部查個水落石出,他們更要仔細斟酌,考慮道歉的人選及用字等等,而非簡單地走出來說句「對不起」就行。對萬寧來說,今次事件更涉及法庭,他們更需要考慮法律因素,不能輕易作出決定。當然,如果網民要求企業道歉,而企業沒有把握最佳時機,災難就會升級,萬寧婆婆事件就是一個好例子。

報警一刻就是災難的開始

清潔工最近成為敏感詞,不念十載主僕情懷,被告 77 歲的清潔工偷竊沒有價值的印花當然是大新聞。如果一切可以重來,我相信公關部及萬寧管理層都不會就事件選擇報警,因為這是一場可預知的「關公災難」。

但為何仍會出現災難?其實可從萬寧 CEO 聲明得出玄機。

……為此,我們已就事件作出檢討,並調整相關處理程序,以確保在未來處理同類事 件時,定必加倍謹慎,並會由管理層參與以考慮每一宗個案,始決定是否轉交警方跟進。
李家華(萬寧行政總裁)
萬寧CEO聲明(萬寧官方網頁截圖)

雖然萬寧沒有提及改善機制的實際內容,但當中刻意提到一點,就是由「管理層參與以考慮每一宗個案,始決定是否轉交警方跟進。」這意味着原有的機制並不是由管理層跟進處理,可能是由店內前線員工,根據工作指引就可以作出報警決定。

律師朋友告訴我,高買案件幾乎每天都有幾宗,根本天天發生,不過當中大多沒有媒體跟進,才不於公共領域於現 。如依照此推理,一間擁有三百多個分店的企業,管理層沒有審視每一宗案件,實屬情有可原。不過,萬寧今次出事後,我相信管理層不睡覺也好,定必會調查往後每一宗案件。皆因重覆犯錯的話,公眾不會放過他們,牛奶公司也要他們人頭落地。

判決後迅速回應 總算平息風波

萬寧早前在事隔媒體報道兩日後,才發出的第一個聲明,被批評卸責無承擔,受盡千夫所指,好像一切都是公關的錯。不過大家不要忘記,公關不是企業的最後「話事人」,只好依照老闆意見去做,除非他們辭職。其實,由案件成為災難開始,萬寧有超過一星期準備日後部署及撰寫聲明。相信各位行家都知道,在不預知的事情,我們當然要做好 scenario planning,作兩手準備,為法官不同的判決撰寫聲明,然後立即對外公佈。萬寧公關今次總算「交到功課」,判決後的迅速回應及 CEO 的跟進行為,為公司形象上止血,非去到一發不可收拾。

每當關公災難發生,人人都變成公關專家,指控公關如何處理差劣,但又有多少人真正了解公關的權力限制呢?今次事件的問題源於公司指引,導致前線同事做錯事,但最後公關慘成箭靶。

最後,如果公司大小事情都聆聽公關意見,那麼我們就不會經常見到關公了。希望各位行家共勉之。

萬寧公關今次總算「交到功課」,判決後的迅速回應及CEO的跟進行為,為公司形象上止血,非去到一發不可收拾。(萬寧Facebook Page截圖)
(文章純屬作者意見,不代表香港01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