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視障生活.來稿】黑暗中的光明──「盲俠」就在我們身邊

撰文:投稿
出版:更新:

文:可天藍

近日《踩過界》中的「盲俠」大熱,劇中「盲俠」憑著堅毅及超強四感、眼盲心不盲,不但當上大律師,更專打維權案件,行俠仗義。

不知是否受這股盲俠潮影響,最近在Facebook常常看到有關視障人士的小故事,例如黑暗中對話基金會黃明慧(Jennifer)的短片,講述她小時候不幸地因藥物敏感,導致其視力受損。但她沒有自怨自艾,長大後更一手一腳創立社企Codekey Cookies,希望透過食物打破社會對視障人士的負面標籤,並告訴大家:失明並不可怕。令我最深刻的,是她自創的竹炭月餅──外表漆黑黑的月餅,切開後卻是一片光明。人生縱使有缺憾,但一樣精彩。

Jennifer的故事,勾起我一段珍貴的回憶。

現實中,視障人士不能像「盲俠」般能聽到方圓十里外的聲音,但其實他們也散落在社區不同地方,默默為社會服務。

四年前,我因做大學功課要訪問視障人士,認識了人生第一個視障朋友-祝伯。祝伯約八年前患上慢性青光眼, 失去超過九成視力。縱使「靈魂之窗」從此只剩下一點點餘光,我卻從來沒有在祝伯臉上看見一點愁絲。第一次見他時,只見他駕輕就熟地從港鐵閘機走出來,臉上掛著親切的笑容,那數顆金牙顯得他的笑容特別耀眼。

第一次接觸視障人士,心情難免緊張,怕說錯話傷害到對方。猶記得當時我不斷在心中提自己:不要提個「盲」字!但既然要做訪問,又如何避免說這個字呢?於是便一直以靜音代表此字,例如「當你知道你會……時你有什麼感受?」

祝伯聽到我不斷口窒窒時,竟主動說:

阿女,其實盲咪就係盲囉!又唔係有咩恥辱!如果我唔係盲左,今日都唔會有人走嚟訪問我呢個阿伯啦!
經過整天的相處,我發覺即使失去雙眼,視障人士的日常生活其實與常人無異。(示意圖/視覺中國)

祝伯對自身不幸處之泰然,我反而諸多避忌,頓時令我這個「杞人」「紅都臉哂」!
 
經過整天的相處,我發覺即使失去雙眼,視障人士的日常生活其實與常人無異。我一直好奇盲人如何知道時間,祝伯回答說,每隔十五分鍾,就會有一位「美女」呼喚他-原來這位「美女」就是他的智能電話,定時定候便會響起「現在的時間為」,為盲人準確報時。
 
另外,請不要以為常人與盲人踱步,就一定是龜兔賽跑。親身經歷,祝伯在自己熟悉的地方,可以比我這個後生女走得更快!祝伯亦告訴我,盲公竹是他的好伙伴,令他即使在身處陌生環境,也能行動自如,他更親暱這個好伙伴為「竹仔」。
 
祝伯患病後,機緣巧合下到盲人中心學得一門按摩手技,並到盲人按摩店上班。他坦言,起初只是為生計:

透過按摩,同好多街坊建立咗感情,佢地好多時來到除咗想按摩,更想搵人傾下計。有時按完見到佢地身心都放鬆咗,真係好有滿足感。
祝伯亦告訴我,盲公竹是他的好伙伴,令他即使在身處陌生環境,也能行動自如,他更親暱這個好伙伴為「竹仔」。(示意圖/視覺中國)

社會常常把傷殘人士標籤為「可憐」、「不幸」,但透過與祝伯短暫相處,令我發現視障人士的世界,其實並不黑暗,;只要有機會,視障人士也能發揮所長貢獻社會:劇中「盲俠」取得獎學金後,立志成為盲人律師,伸張正義;Jennifer開設社企,鼓勵更多視障人士踏出自己的comfort zone,尋找自己的一片天地;祝伯為街坊按摩,為小社區帶來更多正能量。

當身邊每一位「盲俠」,每天都在努力嘗試改變自己的命運時,你與我,確實沒有不努力的理由。

(本文為投稿,稿件可電郵至iwanttovoice@hk01.com;文章純屬作者意見,不代表香港01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