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稿|減建造成本 需用破格思維治本

撰文:01多聲道
出版:更新:

來稿作者:丁海澄

早前政府建議就北都公路開展勘查研究,一條23公里長的公路尚未興建,僅是前期勘查就需耗時38個月,花費11.3億元,這一天文數字的前期建造成本果然在立法會引起議員批評。有議員還關注到,10多年前公屋單位的建造成本只需32萬元,時至今日造價已經高達92萬元。還有議員直指政府部門動輒加以行政程序及層層框架,多年來程序多加少減。種種聲音讓人意識到,香港的建造成本之高、效率之低的痼疾,已經到了不得不解決的地步。

根據最新的《國際建造成本指數2024》報告,香港的建造成本蟬聯亞洲第一,在全球排名第九,這絕對不是一項值得令人驕傲的「成就」。有意見將其歸咎於建築材料貴、人工高等問題,但生活成本同樣高企的東京、首爾、新加坡,其建造成本明顯低於香港。以生活指數與香港相若的新加坡為例,香港的建造成本普遍比新加坡高出三成至五成,新加坡於2019年落成的星耀樟宜新機場大樓,造價為100億港元,相比之下,香港單單是擴建機場二號客運大樓,就要花費近130億港元之多。

相信很多人都聽過這項諷刺的數據:根據香港建築師學會的調查,建築師日常平均須花四成時間處理與政府有關的審批程序,而真正用於建築設計的時間只有四分一。以香港一項工程動輒以10年起跳計算,當中有多少時間屬於白白浪費?因此對香港建造業來說,最大的成本就是時間成本,要解決這一問題,涉及更深層的繁瑣審批文化,政府相關部門官員的處事態度,以及是否有勇氣做出大膽破格的改變。

政府去年曾修訂《城市規劃條例》等條例精簡造地程序,「生地」變「熟地」的時間由原本的6年減至4年,發展局亦從上屆政府開始推動各部門精簡行政審批程序。政府可著手繼續在行政程序方面檢討,同時與業界商討如何進一步推動電子政務的應用,也可從其他方面入手,例如檢視是否有空間將部分審批工作交予業內專業人士自行認證;在審批過程中,讓部門訂下更清晰的處理時間及指引等,從而加快審批效率。

再者,大刀闊斧檢討及優化《建築物條例》及相關條例,做到與時並進。例如按照目前屋宇署和《建築物條例》相關規定,政府容許地庫停車場獲得總樓面面積豁免,地面及地上樓層的停車場則僅能獲寛免五成面積,在寸土寸金的香港,該規定促使大部分發展商傾向多多修建地下停車場。但隨著極端天氣頻繁及環保節能得到越來越多關注,地下停車場似乎不再完全符合社會需要。例如近年超強颱風頻繁襲港,導致地下停車場引來安全隱患的討論,不少海濱沿岸的屋苑還需加裝擋浪牆等防止水浸,變相增加成本;此外,地下停車場需要更多的通風、照明、排水及消防系統,所耗費的電力達到地面停車場的數倍,且是持續性消耗能源,這與當下追求節能綠建的理念完全背道而馳。有見及此,當局是時候檢視寛免停車場樓面面積的政策,鼓勵興建更多地面及地上樓層停車場的模式,適應最新的發展。

國家主席習近平曾說,要把有為政府同高效市場結合起來,特首李家超亦多次重申土地問題要提速、提效、提量、提質。以上建議若要得到落實,均需政府當局從思維上做出根本轉變,摒棄按章辦事、照本宣科的風格,真正從業界、市民的需求出發,主動積極作為。內地有一句話,叫「逢山開路、遇河架橋」,這不僅是形容開闢基建工程的主觀能動性,也應該成為當局解決建造業成本高企問題的指引。

作者丁海澄是90後自由工作者,本科主修酒店管理及旅遊業,大學期間曾當逾十份的前線及後勤兼職。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香港01立場。

「01論壇」歡迎投稿,來函請電郵至01view@hk01.com。來稿請附上作者真實姓名及聯絡方法。若不適用,恕不通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