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觀點】放行36億教育撥款 黃碧雲並非「一舊雲」

撰文:香港01
出版:更新:

上周五(7月21日),立法會財委會審理特首林鄭月娥推出的36億元教育撥款,由於已屆會期之末,一旦方案未能及時通過,隨時會影響眾多師生前途。在會議將終結時,黃碧雲為保方案通過,決定動議將表決鐘聲由5分鐘減至1分鐘。有人質疑,在四名議員被取消資格後,民主派必須與政府全面開火,甚至拉倒教育撥款也在所不惜。惟梁振英以鬥爭思維治港五年,遭港人厭棄,當梁振英卸任之後,泛民主派更不應讓自己成為另一個梁振英。

泛民挾持最後一次財委會會議,繼續「拉布」。(資料圖片)

梁振英埋DQ炸彈 泛民追殺林鄭有理?

批評者首先要弄清的,是早前的DQ案由誰發起。正如《01觀點》一再指出,自去年鬧出DQ風波之後,應該盡快平息事件,莫變成政治追殺,徒添社會撕裂。但事已至此,這只是上屆政府種下的問題,與今屆政府沒有太大關係。按理說,如果林鄭月娥有意延續梁振英的鬥爭路線,理應根據法院的判詞,繼續控告其他宣誓存在瑕疵的議員,然而,今屆政府卻未有這樣的舉動。

在此不是說泛民主派必須擁護林鄭月娥,但不容否認的是,林鄭月娥在上任後馬上推出的36億元教育新政,的確回應了教育界長期以來的訴求,落實了資助學生入讀自資學位等政策,對年輕學子的學業前途實在有所裨益。泛民主派作為社會上近半民意的代議士,本應站穩市民福祉,是其是非其非,而不是因為上屆政府的錯誤決定,否決今屆政府的民生方案。

事實上,泛民主派早有共識通過方案,至於部分激進民主派,也未有如過去般提出大量修正案阻礙議案通過,反而只是以站立開會的方式,進行象徵式的抗爭。故黃碧雲「放行」36億元教育撥款,只是順應民主派初衷、順應民意而為的舉措。

葉建源感謝黃碧雲昨日提出將37A臨時動議的表決時間,由5分鐘減至1分鐘。(資料圖片/李澤彤攝)

梁振英遭市民厭棄 鬥爭思維沒有市場

今次事件,其實反映了一個深層次的問題,就是當社會上很多人都厭棄梁振英的鬥爭思維,卻在不知不覺間變成另一個梁振英,老是想着如何「鬥」到底,此正好應驗了哲學家尼采所說的:「與怪物戰鬥的人,應當小心自己不要成為怪物。」

猶記得上屆政府在面對泛民主派拉布時,每每將民生議案押後,將爭議議案推前,務求硬闖否則一拍兩散,以營造泛民不顧人民福祉之感,逼使泛民對具爭議性的議案全盤接收,此舉每每被泛民主派批評為漠視民生。

可以說,若然這次泛民主派真的否決了教育撥款,此舉實無異於梁振英過去五年的所作所為。須知,該筆教育撥款除了影響教師生計,也關係到今屆高中畢業生的前途,若然三萬元自資學位資助未能通過,學生便很可能錯失入讀大學的機會;這與置民生於不顧、鬥爭至上的梁振英有何分別?

據悉,胡志偉為民主黨當日於facebook為黃碧雲護航的留言道歉。(資料圖片)

泛民必須團結 為民謀福非為鬥爭

有人認為,黃碧雲的舉動令泛民分裂,據報道,泛民更因此在whatsapp群組爭論至凌晨四時。無可否認,黃碧雲在收到財委會主席、來自建制派的陳健波的紙條後,才提出縮短表決鐘聲的動議,在一些泛民人士眼中,無異於「通敵」行為。惟必須要問的是,泛民主派議員職責何在?議員們每月支取豐厚的薪酬,為的是無了期地和政府鬥爭,甚至以焦土政策務求「攬炒」?還是以維護社會最大利益為己任,為保民生而放低門戶之見?

新一屆政府展開不久,從多個方面看來,林鄭月娥正試圖撥亂反正,改變梁振英政府的鬥爭思維。然而,從黃碧雲提出縮短表決鐘聲所引發的爭拗,反映一些泛民主派人士卻仍執迷於鬥爭當中。泛民必須緊記,過去梁振英遭市民厭棄,是因為他事事以鬥爭為先,令民生耽擱不前,五年過去了,梁振英年代也成為了過去式,泛民絕不能成為另一個梁振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