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一家4口誤食劇毒野生菌1死3人病危 廣東亦常見同種毒菌

撰文:盛昀
出版:更新:

《紅星新聞》近日報道,四川攀枝花市一戶村民在山上撿拾有毒的鵝膏菌後烹飪食用,導致一家4口中毒,一名老人不幸離世,其餘三人仍在救治中。據悉,廣東亦常見同種劇毒的鵝膏菌。

一家4口誤食劇毒菌 連下6張病危通知書

21歲的小彭今年讀大二,他在網上發帖求助指,「我的外公、爸爸、媽媽、弟弟食物中毒,現在攀枝花中心醫院ICU搶救。」

據其介紹,6月19日,小彭的母親和弟弟到山上去摘蘑菇,誤將有毒的鵝膏菌帶回。當天恰逢小彭的外公前來拜訪,午飯中就有山中帶回的鵝膏菌,一家4口全部中毒,後均被送入ICU。

小彭的弟弟可能需要肝移植。(紅星新聞)
小彭母親的病危通知書。(籌款平台)

短短幾天時間,醫院便已連下6張病危通知書。通知書顯示,小彭的父母、弟弟、外公4人均被診斷為蕈類中毒(白羅傘),出現了肝功能損害、急性肝功能衰竭、凝血功能異常等症狀。

因病情嚴重,小彭69歲的外公於25日晚不幸離世,餘下三人仍在醫院治療中,尚未脫離生命危險,小彭的弟弟可能需要肝移植。

中毒後致死率極高 廣東亦常見

劇毒鵝膏菌中含鵝膏毒肽,即便經過高溫處理也不能降低其毒性。鵝膏類中毒可造成急性肝損害型症狀、急性腎損害型症狀、神經精神型症狀。在廣東,常見的劇毒「鵝膏」包括致命鵝膏(白毒傘)、灰花紋鵝膏、黃蓋鵝膏白色變種等。

廣東常見部份毒蘑菇。(廣東市場監管)
幾種有毒的鵝膏菌 。(雲南疾控)

有醫生介紹,含鵝膏毒素的蘑菇從食用到出現症狀時間超過6小時,甚至10多小時。一般是先出現胃腸不適,經治療後有所好轉,可能就出院了。但事實上,患者的肝腎功能惡化一直在隱匿進展,多在中毒後第三天開始出現臟器迅速惡化表現。

醫生建議,不要隨便吃野生菌類,最好不要混吃或混吃干菌。如果食用後身體出現不適,應立即大量飲用溫開水或稀鹽水和催吐,及時就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