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國副總理訪華 能充當歐盟中國「和事佬」?

撰文:洪怡霖
出版:更新:

歐盟公布對中國電動車加徵關稅的計劃後,德國副總理兼經濟和氣候保護部長哈貝克(Robert Habeck)6月19日率領商業代表團啟程訪問韓國與中國。英媒引述分析指,哈貝克此行應充當歐盟和中國之間的調解人,試圖在歐盟與中國之間建立溝通橋樑。德媒則認為,哈貝克此行不太可能有助緩和布魯塞爾和北京之間的雙邊關係。

歐盟委員會6月12日發布關於對華電動車反補貼調查的初步裁決披露,擬對自中國進口的電動車徵收臨時反補貼稅。哈貝克的中國行必定將談及這個話題。

路透社稱,歐盟建議對中國進口電動車徵收高達38.1%的額外關稅,標誌中歐經濟關係跌入一個新低點,哈貝克應充當歐盟和中國之間的調解人,為了德國中小企業的利益在爭端早期就解決這個貿易糾紛。報道也認為,與中國談判的目的應當是解決引發這些懲罰性關稅的根本原因。

2024年4月24日,德國副總理兼經濟和氣候保護部長哈貝克(Robert Habeck)在柏林出席新聞發布會。(Reuters)
2024年6月12日,德國副總理兼經濟和氣候保護部長哈貝克(Robert Habeck)在柏林出席內閣會議。(Reuters)

德國《商報》指,對於歐盟擬對中國電動車加徵關稅,中方若以反傾銷調查回應歐盟的關稅措施,將會引發行動與報復的惡性循環,這不利於雙方,中國其實不希望陷入這種惡性循環,因為這會損害中國的利益。哈貝克的訪華之旅可能無法完全解決中歐之間的貿易爭端,但可以為雙方溝通提供平台,並為未來合作奠定基礎。

德國之聲指,時值歐中關於電動車關稅爭端升級,哈貝克的中國之行是人們關注的重頭戲。哈貝克除將表態「公平競爭」是德國核心利益外,德中還有另一些棘手的經貿投資議題,例如德國機械設備製造商協會(VDMA)呼籲哈貝克在中國談及「產能過剩」的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