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馬加深經貿合作 探討將東海岸鐵路與中老及中泰鐵路銜接

撰文:聯合早報
出版:更新:

馬來西亞與中國深化經貿合作,並將共同推進大型項目的建設。其中,中國計劃與馬國探討將東海岸鐵路項目與中老鐵路及中泰鐵路銜接,以實現泛亞鐵路中線的構想。

配合馬中建交50周年,中國總理李強星期二(6月18日)晚抵達吉隆坡,展開為期三天的正式訪問。這也是李強自去年上任後首次訪問馬國。

馬國首相安華和李強星期三(19日)上午在布城首相署舉行雙邊會談後,兩國簽署了《馬中經貿合作五年規劃》,以深化在經貿上的合作。

安華和李強也見證了14項合作協議的簽署,涵蓋農業、旅遊、數碼經濟及綠色發展等領域。其中,中國允許馬國對華出口新鮮榴槤。馬中也將檢討兩國公民互訪的免簽證安排。

中馬關係:2024年6月19日,中國總理李強在馬來西亞布城(Putrajaya)與馬來西亞首相安華(Anwar Ibrahim)會面,兩人握手合照。(Azali Ariffin /Department of Information Malaysia/ Handout via REUTERS )
圖為2024年6月19日,馬來西亞吉隆坡,中國國務院總理李強出席中馬建交50周年慶祝儀式,與馬來西亞首相安華交談(Anwar Ibrahim)。(Shaiful Nizal /Department of Information Malaysia/ Handout via REUTERS)

馬中推動東鐵及「兩國雙園」項目

安華在會上指出,馬中關係正站在新的起點上,希望藉助兩國建交50周年的契機,加強各層級的交流,並推進中國與東盟的對話與合作。

李強說,中馬關係在過去半個世紀不斷穩步向前,走在地區國家前列。「中方願同馬方更緊密對接發展戰略,更充分發揮互補優勢,紮實推進東海岸鐵路及『兩國雙園』等重大項目建設。」

東海岸鐵路(ECRL,簡稱東鐵)是馬國和中國2016年簽署的大型基建項目。東鐵全長665公里,貫穿馬國半島的吉蘭丹、登嘉樓、彭亨及雪蘭莪。兩國也合作發展產業園,分別是位於中國廣西的中馬欽州產業園,以及位於彭亨州的馬中關丹產業園。

圖為2024年1月31日,馬來西亞國王易卜拉欣在吉隆坡國家王宮宣誓就任馬來西亞第17任國家元首、國王後,與馬來西亞總理安華(Anwar Ibrahim)交談。(Reuters)

安華和李強星期三下午也一起到雪蘭莪州鵝嘜,出席東鐵鵝嘜綜合總站的動工儀式。

安華致辭時說,耗資超過500億令吉(約828億港元)的東鐵項目將促進馬國經濟發展,尤其是東海岸地區。

李強則說,中方願和馬方研究,東鐵與中國老撾鐵路,以及中國泰國鐵路相連通,讓泛亞鐵路中心從構想成為現實。

最近,泰國政府計劃在南部興建陸橋項目,以鐵路和公路銜接泰國灣(Gulf of Thailand)和安達曼海(Andaman Sea)。有分析認為,東鐵項目若銜接泰國,將有助抵消泰南陸橋項目對馬國的競爭。

不過,新加坡國立大學李光耀公共政策學院高級講師陸曦對《聯合早報》分析,泰南陸橋項目是否能實現還是未知數,因此很難判斷東鐵的建設,是否能與陸橋項目競爭或形成互補。

中馬關係:2024年6月19日,中國總理李強在馬來西亞布城(Putrajaya)與馬來西亞首相安華會面。(Azali Ariffin /Department of Information Malaysia/ Handout via REUTERS )

分析:中國盼通過馬國鞏固與東盟關係

李強訪馬前,先後到訪了新西蘭和澳洲。有分析認為,李強此行是為了尋求擴大中國在亞太地區的影響力和投資。

馬國政治學者潘永強受訪時說,馬國着重於與中國達成經貿和科技合作,尤其是爭取中國高新科技產業的投資。「中國則更重視地緣政治,包括馬國會不會在中美博弈之間,影響北京的利益。」

馬國明年將擔任東盟輪值主席國。安華和李強會面時也討論了區域和國際課題,包括南中國海問題。

據新華社報道,安華和李強都同意,中國和東盟國家應「自主妥善處理南中國海問題,管控矛盾分歧,促進對話合作,堅持雙邊解決問題」。

圖為2024年6月18日,馬來西亞吉隆坡,中國國務院總理李強乘包機抵達吉隆坡國際機場,開始正式訪問馬來西亞。(新華社)

潘永強認為,中國期望馬國在擔任輪值主席國期間,幫助鞏固東盟與中國的關係,並在中美之間維持中立及平衡。

「不過,如果要馬來西亞處理中國與其他東南亞國家在南中國海等問題的糾紛,則超出了馬來西亞的能力。這是因為各國與中國的關係涉及不同的利益和歷史,東盟輪值主席國最多可提出倡議,缺乏主導能力。」

李強星期三也與馬國國家元首蘇丹易卜拉欣(Sultan Ibrahim Sultan Iskandar)會面,並出席了馬中建交50周年晚宴。他星期四(20日)將與馬國商界代表會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