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食人菌個案突破1,000宗 全國「6種疾病」疫情一齊爆發

撰文:許懿安
出版:更新:

【日本食人菌/食肉菌/甲型鏈球菌/鏈球菌中毒性休克綜合症/STSS/皮膚爆拆/傷口感染/日本/鏈球菌中毒性休克綜合症/日本蜱蟲病/M1UK】日本國立感染症研究所(NIID)6月18日指出,6月3日至9日一週內,日本全境多個都道府縣同時爆發6種傳染病疫情,而且都已達到「流行」的等級。它們分別是甲型鏈球菌咽喉炎、流行性腮腺炎、咽結膜熱、手足口病、疱疹性咽峽炎及感染性腸胃炎。

日本國立感染症研究所18日宣布,暴發型鏈球菌中毒性休克綜合症(streptococcal toxic shock syndrome,STSS)傳染進展迅速、累計確診人數已破千,創歷史新高。

截至6月2日,日本2024年STSS病人累積人數在創歷史新高,達977人,但截至9日,STSS病人總數增加了42人,達1,019人。

依都道府縣劃分,東京都確診人數最多,為150人,其次是愛知縣(69人)、埼玉縣(68人)、神奈川縣(59人)、大阪府(55人)、千葉縣(51人)。

STSS可由人體甲型鏈球菌而引發,會出現發高燒、四肢腫脹和喉嚨痛等症狀,或是導致手腳壞死,甚至引發多重器官衰竭,致死率高達30%至50%。

大阪公立大學的金子幸弘教授指出,甲型鏈球菌引發的疾病主要分為2類,分別是常見於小學生的咽喉炎,以及成人也會感染的重症型食人菌。

研究為防範疫情持續擴大,呼籲民眾應正確認識疾病並進行預防措施;準備赴日旅遊的外國旅客也應注意手部衛生、配戴口罩以及妥善消毒傷口等,避免感染。

目前尚無針對STSS 的有效疫苗,厚生勞動省呼籲採取基本的感染控制措施,如另勤洗手、注意咳嗽禮儀、保持傷口清潔,以及妥善處理傷口,以防感染。

金子幸弘表示,在歐洲流行的新型變異株M1UK近期也開始出現在日本,雖然尚無法確定M1UK與STSS之間的關聯,但懷疑這可能是導致STSS病人數激增的原因之一。他補充道,重症型感染更容易發生在免疫力低下或有慢性病的群體中,特別是40至50歲的成年人。

圖為2024年6月14日,遊客在日本東京築地場外市場行逛。(Reuters)
圖為2024年6月14日,遊客在日本東京築地場外市場行逛。(Reuters)

手足口病

踏入夏季,除了食人菌疫情,蜱蟲病、手足口病等在日本的傳播情況亦令人擔心。

根據國立感染症研究所18日發布的初步報告顯示,由3至9日,17個都道府縣已達到每個哨點醫療機構確診個案宗數超過5.0宗的「警戒級別」。

手足口病現蹤的地方亦增加。國立感染症研究所稱,較上一週(5月27日至6月2日)新增5個都道府縣。在近畿地區,所有7個出現手足口病的縣(三重縣、滋賀縣、京都縣、大阪縣、兵庫縣、奈良縣、和歌山縣)疫情均已達到警戒級別。

2024年累計報告數量為49,516個。依都道府縣劃分,大阪的人數最多,為6,549 人,其次是兵庫縣(3,185人)、鹿兒島縣(2,627人)、福岡縣(2,619人)、群馬縣(2,522人)和大分縣(2,046人)。

手足口病高峰期通常在6至7月,受感染者多是5歲以下兒童,症狀包括手、腳和口腔內出現紅疹、水泡或潰瘍,同時發燒。嚴峽重者可能引發腦膜炎等併發症。

手足口病時隔5年再達「警報等級」 這年齡層兒童高危 點圖了解更多:

不止食人菌!日本爆多種傳染病 手足口病再達警報等級 竟與新冠疫情有關?(01製圖)
+18
日本食人菌感染人數創新高。(X@smile106uvu)
日本食人菌極可能透過飛沫傳染。(X@yuruhuwa_kdenpa)

【延伸閱讀】食人菌疫情|皮膚乾香港腳可導致感染 日本專家教最佳預防法

日本食人菌疫情|皮膚乾、香港腳也可導致感染 專家教最佳預防法(01製圖)

點圖放大看看日本醫學教授的預防建議:

+15

【延伸閱讀】日本爆「食人菌」疫情 這幾類人死亡風險最高 患處如被咬掉一塊

【延伸閱讀】日本爆「食人菌」疫情 這幾類人死亡風險最高 患處如被咬掉一塊

點圖放大閱讀:

+10

【延伸閱讀】蜱蟲病|日本爆當地首宗人傳人案例 病人入院3日死亡 醫生中招(點圖放大瀏覽):

【延伸閱讀】蜱蟲病|日本爆當地首宗人傳人案例 病人入院3日死亡 醫生中招
+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