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學家研AI驗血預測柏金遜症 最早發病前7年 冀有助研究療法

撰文:蕭通
出版:更新:

英國倫敦大學學院(UCL)與德國格丁根大學(University of Göttingen)的專家,正研究將人工智能(AI)技術用於血液檢測,提前發現柏金遜症(Parkinson's disease)患者,將有助於緩和或預防病情的研究。據指出,該技術能在出現症狀前7年,已能偵測出患者,適用於英國大部份國民保健服務(NHS)實驗室,如果獲廣泛驗證,可望兩年內提供衛生部門。

柏金遜症為全球增長最快的神經退化性疾病,主要基於人口老化,目前沒有藥物可以防治。據統計,英國有超過15萬名柏金遜症患者,全世界估計至少1000 萬人患上這個病。柏金遜症由一種稱為α-突觸核蛋白(α-synuclein))的蛋白質積聚引起,造成神經細胞受損。

倫敦大學學院與格丁根大學的科學家,利用機器學習演算法(Machine Learning Algorithm ),來識別柏金遜症患者8種血液蛋白特徵,從而偵測其他血液樣本的未來罹患的可能性。在其中一個例子,該技術在病人出現症狀前7年,就已預測出對方會患上柏金遜症。

劍橋大學(University of Cambridge)的神經科顧問Roger Barker表示,如果該技術得到其他機構驗證,將有助於防治柏金遜症的研究,病人可及早參與相關臨床試驗。

英國柏金遜基金會國際卓越中心(Parkinson Foundation International Centre of Excellence,暫譯)的醫學主任Ray Chaudhuri則稱,在未出現有效療法之前,早期診斷或會引發相當大的道德問題,並可能影響患者的醫療保險。但認同及有助於相關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