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中通道|3分鐘睇完24公里全程 白天宏偉夜晚全線亮燈夜景璀璨

撰文:林芷瑩 蔡苡柔
出版:更新:

連接深圳與中山的深中通道將於6月30日上午舉行通車儀式,下午3時正式通車,屆時深圳至中山時間將由2小時縮短至30分鐘。《香港01》記者6月27日再度登上深中通道體驗深中通道傍晚到夜晚不同的景觀,深中通道通車後將24小時營業,深圳市委也在官方微信公眾號提醒市民,「深中通道全長24公里不設服務區,即使風景再美也不能停車拍照」。

深中通道集「橋、島、隧、水下互通」於一體,深中通道橫跨珠江口兩岸,全長24公里,由東、西人工島、深中隧道、深中大橋同中山大橋組成,設計時速100公里,來回共有8條行車線。東人工島位於深圳寶安機場南面,沿東人工島主線向西行駛,就會進入深中隧道。

深中隧道全長6.8公里。(蘇煒然攝)

深中隧道是世界上最長、最闊的鋼殼混凝土沉管隧道,全長6.8公里,同時,這也是世界上最長、最寬的鋼殼混凝土沉管隧道。最深的地方在海平面之下39米。隧道內設有12個巡檢機械人,在南、北行車洞內平均每1.2公里便設有一部機械人,承擔隧道交通環境和機電設備巡檢工作。

深中通道|直擊隧道、人工島各種「神器」 如何為旅客出行保駕護航

隧道內設有巡檢機械人。(蘇煒然攝)

「海上風筝」西人工島:消防救援、停機坪、碼頭一應俱全

車輛由深中隧道駛出後,便會進入西人工島。西人工島採用菱形的外觀設計,此造型會有更好的分水效果,減少對水流的阻擋。由於西人工島後面連接住深中大橋同中山大橋,因此又被譽為「海上的風筝」。

西人工島後面連接住深中大橋同中山大橋,因此又被譽為「海上的風筝」。(周智堅攝)

西人工島是橋樑隧道交通轉換的重要樞紐,島上設有隧道管理站、救援站、消防站、通信站、直升機停機坪等設施,東北面設有碼頭,可以停靠200噸的救援船。

通過西人工島後,就會到達深中大橋及中山大橋。在兩條大橋上可以遠眺廣州南沙,更可看到正在興建中的全運會場館。

通過西人工島後,就會到達深中大橋。(蘇煒然攝)

深中通道除了連接深圳、中山,更有一個Y字型分岔口直達南沙。目前,南沙正加快建設「萬頃沙支線」,計劃年內建成通車,未來東、西行車輛經深中通道轉入萬頃沙支線,可以經南中高速抵達中山市區和江門等地,經南中高速轉入南沙港快線後,可抵達廣州南沙、番禺和市區。通車後,南沙前往深圳車程將縮短至20分鐘。

在兩條大橋上可以遠眺廣州南沙,更可看到正在興建中的全運會場館。(蘇煒然攝)

深中通道是大灣區的核心工程之一,通車後會成為繼南沙大橋、虎門大橋、港珠澳大橋後,珠江口第四座跨海大橋。開通後,會有24小時跨市穿梭巴士,來往深圳前海灣及中山。

深中通道通車後將24小時營業,《香港01》記者也搶先帶大家一窺探夜晚亮燈的深中通道。值得關注的是,深圳市委也在官方微信公眾號提醒市民,「深中通道全長24公里不設服務區,即使風景再美也不能停車拍照」。

深中通道24小時通車!深圳不設收費站 搶先睇夜景燈光映海上游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