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月兩宗外國人內地遇襲 「碰瓷愛國主義」背後的不偶然

撰文:聯合早報
出版:更新:

不過半個月,內地就發生了兩宗外國人被襲擊的事件。

第一宗發生在6月10日,吉林省吉林市一個公園內,遇襲的四名美國大學教師,一名見義勇為、上前阻止行兇者的內地人,都受了傷。

發生在6月24日的第二宗更令人關注,嫌凶竟然挑學齡前的幼童下手。襲擊發在江蘇省蘇州市高新區、一個位於外國人聚居區的巴士車站,距離蘇州日本人學校約一公里。據日本放送協會報道,該校的一輛校巴當日抵達車站後,嫌凶突然持刀斬向一對日本母子,接著還試圖衝上校巴,中國籍的校巴乘務員阻止他登車時被刺傷,過後重傷昏迷送院搶救,那對日本母子則受輕傷。

蘇州的襲擊事件發生後,內地媒體基本上保持沉默,直到隔天外交部例行記者會做出回應後,蘇州警方才發布通報,媒體也接著跟進報道。

中國江蘇省蘇州2024年6月24日發生一宗持刀襲擊案,一輛蘇州日本人學校校車24日下午抵達巴士車站後,一名中國籍男子突然上前斬人,一對日本母子被斬傷、欲阻疑兇登車的中國籍校巴女職員也被斬到昏迷命危。有日本家長事後接受媒體訪問憶述事件,猶有餘悸。當地日本人也嚇得表示不敢外出。(日本放送協會新聞影片截圖)

襲擊是偶發事件?

外交部和蘇州警方的回應、通報,就跟半個月前吉林襲擊事件發生時一樣,都強調這是一起「偶發」事件。外交部發言人毛寧說:「類似的偶發事件在世界上任何國家都有可能發生。中方將繼續採取有效措施,像保護中國公民一樣保護在華外國人的安全。」

蘇州有不少日本企業進駐,據日本外交部統計,旅居當地的日本人去年超過5300名,是旅華日本人人口第四高的內地城市。雖然日本駐上海總領事館官員受訪時稱暫無證據表明這是專門針對日本人的行兇事件,當地許多日本僑民據報深感不安,表示將避免外出。

日本駐中國大使館事發當晚也提醒日僑,最近中國各地的公園、學校和地鐵都發生了傷人事件,外出時一定要注意周圍的情況。

確實,綜合媒體報道,在最近一個多月裡,內地不時發生持刀行兇事件:6月19日,一名54歲的男子在上海一個地鐵站裡行兇造成三人受傷;5月7日,一名40歲男子在雲南鎮雄一所醫院持刀行兇,造成2死21傷;5月20日,一名45歲女子在江西貴溪一所小學持刀行兇,造成2死10傷。

6月19日,一名54歲的男子在上海一個地鐵站裡行兇造成三人受傷,有傷者倒在上海地鐵9號線閘口前。(微博)

上述三宗事件中行兇者的背景、動機都不詳,引起外界關注的,是吉林、蘇州兩起襲擊事件相似之處挺多:受襲擊的對象都是外國人,但同時都有見義勇為的內地人挺身而出制止行兇者並受傷。

兩名行兇者都是50歲出頭的無業人員,吉林那名據警方通報是因為在公園走路時與外籍人士發生碰撞而持刀行兇,貌似偶然,但就如一些網民所質疑的,怎麼有人去公園還帶上刀?蘇州的行兇者針對校車發難,看起來更可能是有預謀。

中國經濟近年放緩,無業人員增加,有的人難免滿腹怨氣,可能因此採取過激行動報復社會,至於其中有沒有針對外國人的意圖,對官方來說,當下一方面正在積極擴大開放、吸引外國投資者和遊客前來、推動經濟增長,另一方面又要維持社會穩定,大概還是寧可當作是孤立事件吧。

6月10日下午,吉林市傳出有4名外國人遭人持刀砍傷。(抖音影片截圖)

內地網上有關日本人學校的謠言

這些年來,中日關係因為領土爭端和二戰的歷史糾葛不時陷入動盪。日本去年8月啟動福島核污水排放計劃後,中國民間對日不滿情緒高漲,蘇州日本人學校、山東青島日本人學校都曾遭擲石頭、雞蛋。

不過,在內地互聯網上,早在去年初,就開始流傳與日本人學校有關的種種謠言,讓人不得不跟這次的蘇州襲擊事件產生聯想。

這些謠言多是由一些內地自媒體帳號炒起來,其中不少獲得了上萬、甚至10萬+的流覽量或點讚量,內容最常見的包括:中國有35所日本人學校,佔世界其他國家日本人學校的40%,而這些在華日本人學校是「獨立王國」,與外界封閉隔絕,只招日本學生,不收內地學生,不受中國政府管理,甚至貼著「禁止中國人靠近」的標語。

延伸閱讀:南京商場貼紅色圓形Logo被舉報是「旭日旗」 央視批:愛國不是生意

這部分謠言已經有人作出駁斥,如南京大學新聞傳播學院從事「事實核查」的教學實驗自媒體「NJU核真錄」,今年2月就引述日本文部科學省的名單稱,截至2023年4月15日,日本在中國共建立了15所外籍學校,佔全世界日本人學校的15.95%,日本人學校只招日本學生,因為中國國家教委(教育部前身)1995年4月發布的《關於開辦外籍人員子女學校的暫行管理辦法》規定,該校不得招收境內中國公民的子女入學,其學生沒有中國學籍、無法參加中國高考。至於日本人學校是「獨立王國」的謠言,實際上中國政府會對日本人學校的活動進行監管,大部分中國的日本人學校官網都有本校校園活動的信息。

對於「日本人學校禁止中國人進入」之類的言論,網民則紛紛指出,學校並非禁止中國人進入,而是禁止外人隨意進入,就是中國普通中小學,為了安保問題,也禁止外來人隨意進入。

最奇特的是一個日本「換國計劃」的陰謀論,認為日本人學校在中國遍地開花,目的是培養出一群「中國通」,他們瞭解中國又無法從長相上區分,將成為潛伏在中國的完美間諜,幾十萬日本學生如無形之水融入內地社會,潛伏在各行各業,隨時把中國的信息和情報流傳到海外。甚至還有網上傳說,只要在日本人學校順利畢業,就能夠順利獲得中國國籍。

網上有人對這個漏洞百出的陰謀論提出質疑時,還會被其他網民質問:「你敢確定這些學生沒有在中國進行測繪嗎?一旦開戰他們幫日本還是幫中國?」也有自媒體舉出1901年日本在上海建立的「東亞同文書院」作為前車之鑒。

延伸閱讀:都是白底紅日!汕頭元宵有人舉「銅鑼旗」被認成「旭日旗」遭鬧爆

+5

世界各地互聯網都難免流行陰謀論,但部分中國網民對日本人學校的想像和焦慮,反映了內地許多自媒體帳號利用民族情緒散播仇恨、賺流量割韭菜的風氣。官方今年初也開始展開整治「碰瓷」愛國主義的行動。

在華日本人學校,其實是為派駐中國的日本企業人員子弟開設的,是中國對外開放和中日交往的產物。如果日本家長認為孩子在中國讀書不安全,會不會加速日本企業的撤離?

有博主感歎,內地網上這兩年出現大量有關日本人學校的文章和影片,指他們在教「上海是我們的,浙江是我們的」,抖音上到處是中國人挑釁-被日本人侮辱-最後上演精武門的擺拍短影片……「積累至今,終於到了里程碑時刻」。換言之,真的是那麼偶然嗎?

本文獲《聯合早報》授權刊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