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日之下・專訪|導演簡君晉剖析電影信息:相信仲有人渴求真相

撰文:陳穎思
出版:更新:

簡君晉執導,余香凝、林保怡、姜大偉及梁雍婷等主演的《白日之下》,日前於東京電影節展映,《香港01》於當地專訪電影團隊,談第四權的重要性、談新聞行業前景艱難,導演表示希望藉著這部片帶出最重要的信息:「全世界都會問,仲需唔需要新聞呢?我相信仲有人渴求真嘅嘢,就係真相」。

簡君晉透露幾年前有機會開拍《白日之下》時,就意屬由林保怡飾演院長一角,形容對方為「不斷挑戰自己、好想突破嘅演員」。(陳穎思攝)

衝擊過後,依然堅守

《白日之下》以2015年劍橋護老院虐待院友事件為題材,由余香凝飾演的偵查組記者作切入點,導演表示電影並非純粹去演繹事件的來龍去脈,而是用記者角度去帶出更大信息,常說媒體是「第四權」,但無論電影或現實,都看到這份監察社會的力量一直被削弱,對導演來說正是拍《白日之下》的初衷:「我覺得第四權一定存在,一路會有,依套電影唔係要講第四權有幾咁重要,反而係第四權面對嘅挑戰、面對嘅衝擊,但係衝擊過後,我哋仍然係有班人係堅守,仍然有一班人相信佢嘅力量喺度」。

康橋之家黑幕專頁|涉嫌性侵案全城義憤 多人離奇死亡社署終出手

問導演為何安排林保怡有視障,他表示:「絕對唔係影射一個人,佢係代表緊千千萬萬個可能喺度做緊依啲作惡事嘅一個角色」。(影片截圖)

「而家全世界都會問,仲需唔需要新聞呢?仲需唔需要有質素嘅新聞,而家紙媒式微,網媒各樣嘢都混沌緊,但我相信仲有人渴求真嘅嘢,就係真相,所以我自己都抱住個希望」。《白日之下》片尾一幕影住記者們在黑影下探訪,導演強調黑影中仍有一道曙光,代表著一份信念:「縱然困難,你都應該要去行出嚟,係一個態度,樂觀亦都係一個態度,樂觀唔係我覺得個世界好美好,而係再困難都仍然有希望,再暗嘅地方你都見到曙光,而家班記者或者好多人,唔同嘅人緊守佢嘅崗位,抹下眼淚,繼續向前行」。

余香凝表示不少優先場觀眾問她真實事件是否如電影所述,她直指「呢個世界發生緊好多唔公義嘅事」。(陳穎思攝)

余香凝:當媽媽後感受更大

為了準備角色,余香凝事前花了不少功夫,上網翻閱舊新聞去了解事件的來龍去脈屬基本,要更進一步去塑造角色就要用上特別一點的方法:「我真係有搵啲讀新聞系、依家做緊記者朋友出嚟傾下,即係究竟佢哋對呢個社會或者佢哋自己有冇一啲經歷,係令到自己好沮喪嘅時候,或者佢依家對記者嘅行業係點樣嘅態度,攞呢啲感覺。同埋自己有去實地考察一啲院舍。因為我想揾到偵查組嘅感覺,所以我都冇經劇組,自己一個人去搵、去睇、去影,當去搵料。」

平時主要接觸娛樂版記者,在余香凝眼中是較輕鬆的一群,而港聞記者就有一份使命感:「雖然咁講好大件事,但你feel到佢哋內心係有一種想真係揭露真相、或者報導一啲大家唔知道嘅嘢,或者追求緊公義,不過當然佢哋會將呢樣嘢擺到好後,唔會講出嚟嘅,但你feel到佢哋內心嗰種熱血。」

余香凝表示《白日之下》是她當媽媽後第一部正劇,多了一個身份亦多了一些感受:「我對人與人之間嗰種情感,好似係再容易啲去感受到,或者係個感受更加大,甚至乎同演員之間嘅交流,我自己都覺得好似同以前有啲唔同咗」。

為《白日之下》配樂的朱芸編表示很著重留白一環,所以電影前半小時沒背景音樂,或一些重要場口都不會刻意加煽情音樂。(陳穎思攝)

不要太易忘記

談起2011年南韓電影《無聲吶喊》亦是類同題作,會否擔心被比較,導演表示盡量做到跟對方不同角度,但希望能夠帶來同樣回響:「《無聲吶喊》你好成功嘅電影,佢喺韓國帶嚟嘅迴響,令到有真正嘅改變,去保障到當地真係需要幫助嘅人,依個係我哋一個小小擺喺入邊嘅渴望,呢個電影最後出到嚟,會有啲政策或者某啲法律改善,令到有需要嘅人或者作惡嘅人可以被繩之於法,被需要幫助嘅人可以得到幫助,小則就希望起碼你睇完你感動、唔好忘記呢件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