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可漠視 與「平頂」配搭四種雙重利淡形態 |聶振邦

撰文:聶SIR
出版:更新:

之前用了兩周與大家分享兩枝陰陽燭的合成形態「平底」,屬於利好形態,今次探討其相反形態「平頂」,指向陽燭過後與緊接一枝陰陽燭,同見一樣的高位,由於高位未見進一步突破,視為股指或個股見頂,離場訊號出現,故此為利淡形態。簡單劃分「平頂」形態見於三種情況,就是陽燭緊接的陰陽燭,可以是陽燭、陰燭或十字星。「平頂」的典型是先見的陽燭為長陽燭(大陽燭、下影陽燭或上下影陽燭),代表當時買方處於強勢,理應預期股指或個股升勢會持續。

平頂見買方強弩之末

不過「平頂」的典型出現在升勢保持一段日子 (通常為兩周或以上) 後,意味著買方強勢隨時陷入「強弩之末」,便取決於長陽燭緊接見怎樣的陰陽燭。倘若後者為陽燭,就算屬短陽燭 (上影陽燭、陽陀螺),以及兩枝陽燭的高位相同,也不宜斷言升勢結束。可以理解為買方動力稍見轉弱,存在整理動力後再發力上揚的可能性。因此,較大機會預示股指或個股「轉角」,應是緊接陰陽燭為陰燭或十字星,反映買方優勢經已消失,由賣方動力取而代之,配合兩枝陰陽燭的頂部相同,確認難有動力創新高,預期股指或個股會由升轉跌。

吊頸形態成不俗參考

論到緊接見陰燭,燭身可長亦可短,長陰燭(大陰燭、上影陰燭或上下影陰燭)出現參考性為高,皆因在買方理應保持強勢之時,長陰燭出現代表見賣方動力強勢,明顯買賣動力的形勢經已逆轉,短期買方難以扳回優勢,預示股指或個股將維持一段日子。若緊接見短陰燭(下影陰燭、陰陀螺),就下影陰燭而論,視為見「吊頸」形態,仍具不俗參考性。但要是見陰陀螺,理想形態是下影線缺席,那麼只有上影線配短燭身,為「射擊之星」形態,也可得出後市利淡的結論。

平頂加其他利淡形態

至於長陽燭緊接配上十字星,並見兩者頂部相同,就是「平頂+頂部十字胎」形態同時出現,為雙重利淡形態。總括而言,上述有四種後市利淡具不俗參考性的雙重形態,分別是配上長陰燭(平頂+烏雲蓋頂)、配上短陰燭(平頂+吊頸 或平頂+射擊之星),以及配上十字星(平頂+頂部十字胎)。以上形態均證明買方已成強弩之末,無能與賣方抗衡,於是賣方取得後市主導權。以理文造紙(2314)為例,由2021年1月27日低見6.22元,至同年2月19日高見8.7元,歷時超過三周累升近四成,可見當時股價已確認上揚一段日子。

2021年2月19日開報和收報分別為8.14和8.61元,後者高出5.77%,又見上、下影線,為上下影陽燭,屬長陽燭之一。下個交易日(2月22日)高見8.7元,與2月19日的高位相同,「平頂」形態出現。當日開報和收報為8.63和8.4元,後者低2.67%,亦有上、下影線,即為上下影陰燭,是長陰燭之一,故此見「平頂+烏雲蓋頂」的雙重利淡形態。結果當日下跌2.44%,繼而翌日(2月23日)再跌6.55%,於2月26日低見7.14元,較8.7元累跌近一成八,歷時僅五個交易日。之後股價雖回升,但於3月12日僅高見8.38元,仍較8.7元低3.68%,從始股價見漫長跌浪,至2022年11月10日低見2.31元,較8.7元跌逾七成三後,才稍見起色,截至2022年底收報3.44元,依然較8.7元低逾六成,故此絕不能漠視與「平頂」相關的雙重利淡形態威力!

【財經專欄】聶振邦(聶Sir).新股聶人|博威環球證券金融首席分析師

筆者確認本人及其有聯繫者均沒有出現以下兩種情況,其一是在執筆前三十天內曾交易上述分析股票;其二在文章發出後三個營業日內交易上述的股票。此外,筆者現時也並未持有上述股份。

以上純屬個人研究分享,並不代表任何第三方機構立場,亦非任何投資建議或勸誘。讀者務請運用個人獨立思考能力自行作出投資決定。

免責聲明﹕

以上內容僅代表作者的個人立場和觀點,不代表香港01的任何立場,香港01亦無法核實上述內容的真實性、準確性和原創性。

另外以上純屬個人研究分享,並不代表任何第三方機構立場,亦非任何投資建議或勸誘。讀者務請運用個人獨立思考能力自行作出投資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