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讀詩經】古代農民有多辛苦? 從衣食住行解構農民的生活!

撰文:撐場來稿
出版:更新:

編按:中國自古以來都是以農立國,但古時農民的生活到底是如何?下文就從衣食住行四大部份分析他們的生活。

【文章原刊於01撐場,歡迎下載香港01 app,與更多作者一同討論喜愛話題。】

《豳風·七月》是《詩經》中最長的一首詩。它描寫的不只是農業活動的某個片段,卻是由七月開始,描述當時農民一年中的生活情況,古代的農民生活就如此活現眼前。讀過這首詩,才發現原來當時農民不只是耕田辛苦那麼簡單,原來一年勞動的收成也要上繳,自己卻「冇啖好食」!

《豳風·七月》是描述當時農民一年中的生活情況。(unsplash/danielklein)

詩中的農民其實就是農奴,這與當時歷史背景息息相關。周代是一個奴隸制社會,實行的是封建社會領主制──所謂的「庶人」,就是周代的農夫。和奴隸不同的是,他們可以有住家,有妻兒。他們在一個地方成家立室,其實能更有效的把他們束縛在土地上,不怕他們逃走,從而對他們進行更多的剝削。他們被領主當作力役,甚至連他們的妻子兒女也要服役。

他們的勞動時間大部分在「公田」,即為領主勞動,亦即「力役地租」,而農奴的私地只有非常小的面積。可見領主對農民的剝削是何等嚴重。

農奴的私地只有非常小的面積。(unsplash/smon)

一、農民的衣着

「七月流火,九月授衣。 一之日觱發,二之日栗烈。無衣無褐,何以卒歲? 三之日於耜,四之日舉趾。」

「授衣」,即國家或奴隸主給農民發放冬衣。天氣轉冷,北風凜冽,農民無奈的訴說:「沒有衣裳,我們要怎樣渡過嚴寒的冬天呢?」如果國家既已授衣,那為什麼農民還是怨聲載道呢? 原來衣服雖然是國家發給的,但仍是要付錢購買,貧困的農民可能得不到暖衣。

再者,國家和領主是否會按時授衣,甚至是否還會授衣,其實是會因應形勢而有所改變,若領主任意拖延或取消授衣之事也是無可奈何。他們的基本衣着需要可說是「朝不保夕」,亦會有寒風凜冽卻缺乏寒衣的時候。

農民會有寒風凜冽卻缺乏寒衣的時候。(unsplash/sorinetzu)

二、農民的食物

「六月食鬱及薁,七月亨葵及菽。八月剝棗,十月獲稻。爲此春酒,以介眉壽。七月食瓜,八月斷壺,九月叔苴,採荼薪樗,食我農夫。」

農民的伙食,全部都需要由自己耕作。可是當中的食物:鬱(雀李)、薁(山葡萄)、葵(類似野菜)、菽(豆)、瓜、苴(麻子)、荼(苦菜),都只是瓜菜小食,純粹是在糧食不足的生活中用作充飢。農民本身的伙食只能僅僅填飽肚子,並末能為他們提供營養。

農民已經不得溫飽,但仍要在他們辛苦勞動的成果中抽取部分,用作釀春酒慶賀領主或是貴族老爺的壽辰、給領主獻食,非常可悲。

農民的伙食都只是瓜菜小食。(unsplash/arnaldoaldana)

三、農民的住屋

「七月在野,八月在宇,九月在戶,十月蟋蟀入我牀下。穹窒薰鼠,塞向墐戶。 嗟我婦子,曰爲改歲,入此室處。」

寒冷的天氣漸漸逼近,連昆蟲也要進屋取暖。為什麼昆蟲可以隨意出入呢?農民要堵塞牆上的洞防止老鼠進入,又要封好北方的窗以保暖,可見他們最後農民更概嘆自己一家人要在如此殘破的房子過年,十分唏噓。

農民的住所非常破舊。(unsplash/pearseoh)

四、農民的日常

「一之日於貉,取彼狐狸,爲公子裘。 二之日其同,載纘武功,言私其豵,獻豣於公。」

除了在衣食住方面不盡人道外,他們的生活也是充滿了勞動和苦役。最過分的是,在詩中會經常見到「為公」或「公」字的出現,這些苦差大部分都不是為他們自己而作,而是需要把辛勤勞動成果貢獻給領主。例如當中的「一之日」、「二之日」指的是當時的十一、十二月,農民需要在凜冽寒風中外出打獵。可是,他們在一之日所獵取的狐狸皮毛是要用來為公子做衣服,而在二之日獵取的野獸中,大的野獸需要獻給領主,小的才歸農民自己。除了打獵和領主家中的大小事,作為農民的他們居然還要負責鑿冰。面對如此不合理的勞役,難怪他們會發出「嗟我農夫」的感嘆。

農民一之日所獵取的狐狸皮毛是要用來為公子做衣服。(unsplash/kris_ricepees)

五、農婦的命運

「女心傷悲,殆及公子同歸。」

承上段,這些人雖美其名為「農民」,但其實就是農奴,他們的生活中完全沒有人權。農婦因為害怕要陪女公子出嫁,終身作奴婢的生活,因而感到悲傷。采桑治蚕很可能都是為了準備女公子的出嫁禮物。由此可見,她們沒有人生自由,更隨時都可能被召去陪嫁。

遠古時代的農民付出十倍的勞力,卻沒有十分之一的回報,偶爾更得向貴族進獻,生活可說是血蹟斑斑,被剝削得體無完膚。可是,農奴家庭式的束縛卻使他們無從控訴,只好在詩中表達他們的哀怨和無奈,使人看到十分悲痛。

內容提供:煩老師

【編按:文章題目為編輯所擬,原題為「從前的農民有多艱苦?從《詩經》窺探古代農民生活!」​】

(以上文章內容均屬用戶提供,香港01不為任何用戶內容而衍生或遭受之任何損失或損害承擔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