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歲女涉屯門公屋單位藏$230萬Happy粉被捕 警檢11年來最大量貨

撰文:凌逸德
出版:更新:

警方毒品調查科根據情報分析及深入調查後,昨日(11日)於屯門菁田邨採取反毒品拘捕行動,在一個單位外截查一名女子,在其手袋及她租住的公屋單位內一個行李箱,撿獲4,654包共重約23.3公斤、俗稱「Happy粉」的懷疑混合毒品,市值約230萬元,並以涉嫌販運危險藥物拘捕涉案31歲鍾姓無業女子。被捕人正被扣查,會被落案起訴販運危險藥物罪名,案件將於明日(12日)在屯門裁判法院提堂。警方表示,今次檢獲的「Happy粉」分量,是自這種毒品2013年首次出現在香港以來最多。

警方檢獲逾23公斤「Happy粉」。(黃偉民攝)

毒品調查科行動組高級督察唐為國表示,相關販毒團伙運作時間相信少於一個月。經初步調查,相信疑犯前日(10日)接收毒品,並以租住的公屋單位作毒品儲存倉,料毒品尚未流出市面。警方料販毒團伙看中疑犯「搵快錢」的心態,以數千元報酬招攬她管理毒品儲存倉及派送毒品,而至今她未到任何報酬。唐又批評疑犯沒有珍惜寶貴的公共房屋資源,反而利用單位販毒,警方會將此案件轉介相關部門跟進。

唐表示本案檢獲到的Happy粉,分量為警方自2013年以來,在單一案件中檢獲的最多。他相信今次警方行動已斷絕販毒集團的供應鏈,堵截大批Happy粉流入本地市場,警方也會繼續以情報主導的方式,從源頭打擊不同類型的毒品,全方位遏止毒品集團運作,保護市民免受毒害。

警方在屯門一公屋單位檢獲市值約230萬元的毒品「Happy粉」,毒品調查科行動組高級督察唐為國交代案情。(黃偉民攝)
+3

Happy粉混合含K仔、PMMA毒品等 港曾有人吸服後喪命

Happy粉最早於2013年在本港被發現,警方指出其外表像砂糖,帶有不同的氣味和顏色,是多種毒品混合而成的軟性毒品,主要成分有氯胺酮(K仔),以及對甲氧基甲基安非他命(PMMA),其中PMMA毒性比冰毒或「搖頭丸」更強。服用Happy粉可導致全身發熱、心跳加速,服用過量更有可能影響心律和脈搏,嚴重則導致心臟停頓、危及生命。翻查資料,本港早在2013年便曾有兩人吸服Happy粉後死亡。另外,不法分子也可能利用Happy粉可溶於水、隱蔽性高的特質,將之偷偷加入別人的飲料以迷暈他人,唐為國提醒市民光顧酒吧或其他娛樂場所時,應提防陌生人贈送的飲品,也不要讓自己的飲品離開視線太遠。

警方重申,根據香港法例第一百三十四章《危險藥物條例》,任何人如販運危險藥物,即向他人出售或供應危險藥物,一經定罪,最高可判處罰款五百萬元及終身監禁。警方呼籲市民切勿以身試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