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約內容

推動高端醫療服務的先驅 李樹芬醫學基金會的宏願與使命

撰文:謝德勤
出版:更新:

養和醫院(Hong Kong Sanatorium & Hospital)於1922年成立至今,百年來一直支持本地醫護培訓,透過引進最先進的醫療設備及推動醫學研究,發展高端醫療服務。李樹芬醫生作為養和醫院的創辦人之一暨前任院長,對養和影響至深至遠。
李醫生一生心繫社稷民康,以減輕人民疾苦及造福社會為志。他年輕時已洞悉西方醫療普及化、先進醫療技術以及醫療人才對華人社群的健康十分重要,因此畢生投身杏林及推動醫學教育。李醫生晚年時冀盼同仁延續他的心志, 他日有更多醫生為病人服務,故於1963年創立全港首個醫學基金會──「李樹芬醫學基金會」。時至今日,基金會透過養和醫療集團及旗下成員,六十年來孜孜不倦地實踐其三大宗旨:促進及支持本地醫學教育、醫學研究及慈善醫學服務。
攝影:黃寶瑩、陳葦慈

「願盡我一生,使世界比我初生所見的更為美好。」
李樹芬醫學基金會創辦人李樹芬醫生
李樹芬醫生畢生貢獻杏林,其創立的李樹芬醫學基金會至今仍為香港醫學發展不遺餘力。

推動公共衛生先驅

1912年,廣東省政府初立,廣東都督府設立衛生司,由李樹芬醫生擔任,由於新政權尚未穩健,財政捉襟見肘,局勢動盪不安,在這情況下推動醫療及公共衛生政策,實在是舉步維艱。在沒有先例可循的情況下,李樹芬醫生有條不紊地推出一系列傳染病防治措施及醫療衛生制度,在短暫時間內令當地的衛生環境大大得到改善。

嶺南大學歷史系教授、香港與華南歷史研究部主任劉智鵬教授在整理這段歷史時,對李樹芬醫生的經歷和為人有更深的認識。「當我整理李樹芬醫生生平資料時,體會到李醫生是一位高瞻遠矚、志存高遠、敢於擔當的人。他生逢戰亂,年青時追隨孫中山先生加入同盟會推動革命,甘為國家富強、民族振興、民生幸福而犯險。」

「他對自己的要求很高,不斷追求更高的理想,即使在香港已取得醫學資格,仍然不畏艱難到英國進修,重新考取當地認可的醫學資格。李樹芬醫生從英國醫科畢業歸國時,社會百廢待興,衛生情況惡劣,他未有即時行醫,卻先行投身公共衛生行政事業,出任廣東衛生司,憑藉其專業知識及過人的遠見,接連推出一系列具前瞻性的衛生措施,短短數月已見成效,成功改善當地的公共衛生,對抗傳染病,重塑廣東的衛生環境,可謂推動當地公共衛生的先驅者。」

嶺南大學歷史系教授、香港與華南歷史研究部主任劉智鵬教授研究李樹芬醫生生平的書籍、相片及資料,對李樹芬醫生的高瞻遠矚、志存高遠深有體會。李醫生一生奉獻杏林,並憑藉其卓越識見及專業知識,成為香港及廣東地區的公共衛生先驅及一代外科名醫。

李樹芬醫生於1926年出任養和醫院董事會主席兼院長,劉智鵬教授表示,李醫生胸懷以醫濟人的信念,不欲止於行醫的領域,他在出掌養和後,接連引入外地的先進醫療技術及設備,並透過成立「李樹芬醫學基金會」,主要推動醫學研究及為培育更多醫生提供支持,對推動醫學發展,貢獻良多。

李樹芬醫學基金會成立於1963年

受美奧醫學基金會啟發 成立醫學基金會

「李樹芬醫學基金會」的誕生,是受到美國的美奧醫學基金會(Mayo Foundation)所啟發。養和醫療集團營運總監、養和醫院董事李維文指出:「當時李樹芬醫生不時到外地考察,了解西方醫療的發展趨勢,他認識到美奧診所(Mayo Clinic)創辦人威廉‧美奧的兩位兒子,對於他們在推動醫療發展的理念特別觸動,亦驅使他參照其宗旨及運作模式,營運養和醫院,及後又成立李樹芬醫學基金會,希望以此作為一個可持續發展的平台,推動醫學發展。」

李維文強調,基金會以擔保有限公司(Company Limited by Guarantee)註冊,以自負盈虧和非為牟利的模式運作。由創立至今60年,基金會仍然緊循三大宗旨,一直致力促進醫學教育、醫學研究及慈善醫學。

養和醫療集團營運總監、養和醫院董事李維文指出,李樹芬醫學基金會已成立一個甲子的時間,基金會仍然秉承初衷,從三個方面努力,就是促進本地醫學教育、醫學研究和慈善醫學服務。

基金會推動醫學進步 致力薪火相傳

醫學教育是促進醫療發展的基石,養和醫療集團首席醫療總監、養和醫院副院長陳煥堂醫生解釋,基金會其中一個重要使命,就是培育新一代醫護人才。他表示:「自1998年開始,每一位港大醫科生都必須到養和學習,計劃至今已培訓超過3000名港大醫科生。 養和亦為畢業醫生提供專科培訓,如外科、家庭醫學、眼科、骨科、整形外科等。」

陳醫生又指出,基金會另一重要使命是慈善醫學,透過與不同基金會合作,為經濟有限的病人服務,如心臟科、臨床腫瘤科等,令病人可在養和得到適切的治療。

養和醫療集團首席醫療總監、養和醫院副院長陳煥堂醫生指出,李樹芬醫學基金會一直肩負培育新一代醫護人才及促進慈善醫學的使命。

李樹芬醫生早於養和醫院成立初期,已意識到發展高端醫療的重要性,並開創養和銳意引進頂尖醫療技術及儀器的傳統。養和醫院副院長周肇平醫生指出,現時本港的公營醫療系統已為大眾建立一個安全網,香港作為先進的多元社會,高端醫療發展必須持續向前。養和先後引入全港第一部X光機、成功培養全港第一個試管嬰兒,以上均是養和引領高端醫療發展的例子。

養和醫院副院長周肇平醫生指出,李樹芬院長早於養和醫院成立之初,已意識到推動高端醫療發展的重要性。

為貫徹基金會持續發展高端醫療的願景,基金會同時大力支持醫學教育及研究。為此,基金會先後投放逾億港元,在港大及中大醫學院設立多個基金教授席及提供多項獎學金,協助提升醫學研究及臨床教育的水平。

支持前沿醫學發展 提供持續及具彈性的研究資金

李樹芬醫學基金會基金教授席(內科)、香港大學醫學院腸胃肝臟科講座教授袁孟峰教授專注於乙型肝炎研究。袁教授認為基金會對支持前沿醫學研究有莫大的幫助:「醫學研究需要很長時間及大量資源,這個基金會獨特之處在於為我們提供持續及有彈性的支持,讓我們可以按需要聘請研究人員及購置新儀器,有助了解乙型肝炎病史,並進行病毒性研究、病理性研究及新藥研究。現時全球八成的乙肝新藥研究,均是由我們的團隊所研發,基金會的支持對提升乙肝病人的診斷和治療有很大的貢獻。」

香港大學醫學院腸胃肝臟科臨床教授司徒偉基教授憶述,他過往於讀醫及進行醫學研究期間,都曾受惠於基金會的支持:「在2000年讀醫期間,我曾獲李樹芬醫學基金會頒發生物化學科獎獎學金;到2017年,我再次得到養和的科研基金,進行為期3年的研究,透過為手術後的肝癌病人進行磁力共振掃描,收集其跟脂肪肝有關的影像數據,來預測病人的復發機會及對存活率的影響。基金會的支持為研究團隊提供額外資源,促進更精準的醫療診斷,最終令更多病人受惠。」

李樹芬醫學基金會基金教授席(內科)、香港大學醫學院腸胃肝臟科講座教授袁孟峰教授(圖左)及香港大學醫學院腸胃肝臟科臨床教授司徒偉基教授,都曾受惠於李樹芬醫學基金會的支持。

李樹芬醫學基金會主席、養和醫療集團行政總裁、養和醫院院長李維達醫生回顧李樹芬醫學基金會自成立以來,一直引領養和的發展,「養和醫療集團的收益會撥歸基金會,用作維持日常營運、提升醫療設備、拓展服務,以及引入高端醫療技術。基金會作為本地醫學領域的一個非為牟利的平台,一直匯聚經驗豐富的醫生交流醫學技術,吸納及培訓新一代醫療人才;聯動社會各界的力量,參與公益慈善;並透過公私營醫療的共同協作,資源共享,使廣大市民受惠。」

李樹芬醫學基金會成立60周年之際,基金會重新設計標誌,新標誌的設計更富現代感,仍以大樹為記,對照聖經啓示錄的章節所言:「樹上的葉子乃為醫治萬民」,基金會成立的宗旨,正是希望杏林綠葉成蔭,推動香港的醫學進步,為大眾帶來裨益。

李樹芬醫學基金會主席、養和醫療集團行政總裁、養和醫院院長李維達醫生,期望基金會能持續促進本地醫學發展,提升香港、以至大灣區的醫療服務水平。

(資料由客戶提供)


你可能感興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