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約內容

【學好中文】升上小學後抗拒中文點算?

撰文:謝德勤
出版:更新:

香港現時的小學中文課程一向給予人死記硬背的印象。然而,凝心學社主張的創意學習,令小朋友可以透過不同的遊戲和活動來輕鬆學習中文,例如:重組句子層層疊、近義詞撲克牌等,以遊戲形式增加小朋友的興趣,減少對中文的恐懼,學習中文自然會事半功倍。

學生以層層疊遊戲學習重組句子。

讀國際學校不用着重中文?

即使子女就讀國際學校,兩文三語同樣重要,三者缺一不可。而且國際學校的課程中也包含中文科,因此中文科是不容忽視的。家長為子女選擇國際學校是因為其學習風氣較傳統學校輕鬆,以輕鬆的活動教學形式來學習中文,便能幫助小朋友全面發展。

就讀國際學校或會較少機會接觸中國傳統文化,凝心學社的課程不但以活動形式教學,更會滲入中國傳統文化,例如:在中秋節製作湯圓,使小朋友在學習中文的同時感受中國傳統文化。

作文課每堂都會以不同的活動形式教授,有時會是烹飪活動。

沒有懶學生只有壞方法

傳統的教學往往一視同仁而忽視了個別性,能力落後的同學被逼以一套不適合自己的學習方法來追趕別人。久而久之,對學習心生厭惡;相反,因材施教就是要尊重每個人的差異,找出這些差異,並發展成學生的獨特之處。凝心學社的教學方式以學生能力為主導,照顧每位小朋友的學習差別,小朋友經過學習能力評估才獲配分班,導師根據小朋友中文程度調節教學方向。到訪學社時,剛巧有一堂幼兒認字班,其中一個小朋友在寫字方面較同齡的遜色,未能寫出「橫」的筆劃,導師沒有加以勉強,反而改為與小朋友學認字和練習發音。導師的教學方式沒有令小朋友產生挫敗感,因而對學習中文卻步,反而讓他由淺入深、逐步掌握學習內容。

遊戲時認真學習亦認真

所謂「認真時認真,遊戲時遊戲」,凝心學社的主張卻是「遊戲認真玩」才可以「玩遊戲學中文」。遊戲不等於兒戲,反而是生活經驗的實踐,在遊戲的過程中,利用看得見摸得到的學習玩具,將小朋友已有的經驗聯繫到新的經驗上,學習自然可以又輕鬆又有趣。走入小三寫作班,導師與小朋友正在製作壽司,為這次課堂的作文題目「記一次烹飪經歷」獲取寫作素材,在製作的過程中,導師輔以教授詞彙,也提醒小朋友寫作時需要加入創意的地方。製作壽司的活動讓小朋友發現新的生活經驗,並聯繫到小朋友的語文知識,做到融會貫通。由此可見,遊戲學習就是要拿捏玩與學之間的平衡,將遊戲變成教學的中介,做到真正的寓學習於遊戲。

這款是標點符號棋,讓小朋友輕易明白標點符號原理。

教學用具與導師相輔相成

社會講究速效,重視直截了當的工具和方法。凝心學社卻反其道而行,不相信一套拳走天涯的價值觀。學社在研發遊戲教學用具的同時,亦清晰知道學生和導師才是主角,重視建立彼此接納的師生關係,而教學遊戲不過是媒介。為了教學的靈活性,不少教學用具都有多於一套的操作方式。例如:「重組句子層層疊」,小朋友按照導師指示抽出相應的詞彙,然後根據「時間、人物、地點、事情」四要素組合出一句完整的句子,不同的小朋友因應各自的生活經驗和語文邏輯,組織出不同的答案。遊戲期間,導師需要從旁輔導,並在完成造句後加以講解,才算是完成了一次教學活動。對小朋友而言,教學用具是激發他們主動學習的誘因,而專業導師配合教學用具的講解才是他們要學習的重點,兩者相輔相成,達到更好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