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約內容

做多一步填補交通空隙 Uber實現真正「好客之道」

撰文:鍾志霆
出版:更新:

根據香港旅遊發展局數字,2023年全年訪港遊客約3,400萬人,其中12月訪港遊客有近400萬人次,數量已經恢復至疫前的65%。不少旅客都想以最短的時間,遊歷最多的地方,所以他們往往會選擇點對點的交通方法。一個世界各地旅客都熟悉的點對點網約共乘服務,對任何一個城市的旅遊業發展均十分重要。

遊客對城市的第一印象,往往來自到埗後第一程乘車體驗,一個無縫的體驗足以令遊客對該城市印象大大加分,推動「無處不旅遊」的理念。單單於2023年,來自超過130個國家的旅客曾在香港使用Uber叫車,旅客無需擔心與司機語言不通、亦不用預先準備港幣現金付款,更不用自己規劃行車路線。

Uber 目前在全球70多個國家超過10,000個城市營運,用戶人數超過1.49億。旅客抵港後,只需開啟Uber,無需額外下載另一版的app,即可叫車。用戶在應用程式内點擊與司機的對話信息後,可以自己常用的語言輸入信息,Uber可即時將其翻譯成司機所使用的語言 ,此功能目前支援超過100種語言翻譯。這項功能對於母語不是廣東話的遊客而言十分方便,旅客與司機之間不再受語言限制,可順利進行出行相關的溝通,輕鬆探索香港不同地區。

遊客出國旅行當然期望有好的體驗,所以在選擇航班時,他們可以根據自己的需求選擇機種;在目的地城市的陸路交通,亦期望擁有不同的選擇。Uber的網約共乘汽車選項除了給予遊客多一個熟悉的出行選擇外,亦與其他交通工具互補不足,適時為遊客提供舒適又安全的乘車體驗 - 多人多行李可選用Uber XL;與長者及行動不便人士出行可選關懷優步 (Uber Assist);想更有效掌握時間可選提前預訂功能 (Uber Reserve)。

除此之外,Uber提供高效便捷的自動路線規劃,以及清晰的預估車資和預計到達時間等,既有透明度,亦可提升出行效率。經Uber出行的每個行程均受到保險保障,加上一系列內建安全功能 (如GPS定位、「分享我的行程」功能、雙向評分制度等),令旅客在陌生的城市安心穿梭。

過去十多年,網約共乘服務在全球快速普及,多個地區都已經發展了傳統的士和網約共乘服務並存的模式,除了方便旅客,亦惠及整體交通發展。以鄰近香港的新加坡爲例,網約共乘服務和的士共存並蓬勃發展,兩者之間維持良性競爭,互相推動不斷提升服務質量,乘客對的士的整體滿意度更因而有所提高。這更加證明網約共乘服務和的士共存發展,是提高點對點交通質素的關鍵驅動力。

根據2020年的香港中文大學的調查,本港有74%的受訪者認為政府應該允許網約共乘服務發展,尤其是偏遠或鄉郊地區居民將從中受益;香港公共交通智庫最近的一項市場調查亦顯示,超過八成的香港居民認同的士和網約共乘服務能夠互惠共生,而六成五的受訪者贊成網約共乘服務在香港進一步拓展,為市民提供服務。無容置疑,網約共乘服務能夠增加乘客的選項、填補傳統交通的空隙,有助提升香港整體的點對點交通服務質素。在這個持續發展的新型態交通生態中,若各種交通選項能夠相輔相成,將可推動並改善香港整體交通服務,改善乘客的出行體驗。這對於提升香港的國際競爭力和吸引力至關重要,也能讓遊客更靈活便利體驗香港的獨特魅力,實現真正「好客之道」。

作者鍾志霆 (Estyn Chung) 為 Uber 香港區總經理

(資料及相片由客戶提供)


你可能感興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