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約內容

環境及自然保育基金成立三十周年以全新標誌繼續資助環境保育項目

撰文:謝德勤
出版:更新:

今年是環境及自然保育基金成立三十周年,在日前的紀念活動啟動禮上,政務司司長陳國基同環境及自然保育基金委員會委員,與出席嘉賓共同回顧基金歷年來資助過的成功項目。 此外,基金更特別設計全新的標誌和視覺形象,寓意基金對項目的資助猶如播下種子,並推動社會各界𢹂手默默耕耘,使幼苗能夠在社區成功扎根及逐步成長,繼而培育出果實。基金期望,全新的形象設計不僅可以提升基金的知名度,更能讓大家更清楚了解基金的使命和工作,繼續為香港的環境保育貢獻力量。

成立三十載 基金推動近七千項活動

環境及自然保育基金於1994年6月根據《環境及自然保育基金條例》(第450章)設立,屬法定信託基金。自基金成立初期至2012年期間,政府先後六次注資,合共約17億元,作資助本地合資格機構推展各類環保及自然保育項目和活動之用。其後,政府於2013年為基金作出長遠的承擔,額外注資50億元作為種子金,運用投資回報讓基金得以持續支援社區環保及自然保育項目。

今年是基金成立三十周年,日前假生產力局大樓舉行「環境及自然保育基金30周年 綠續未來啟動禮」,除了邀請政務司司長陳國基等主禮嘉賓和環境及自然保育基金委員會委員出席外,基金代表亦向大家簡介三十周年的概念,以及透過影片,回顧基金歷年來資助過推展過的項目。

政務司司長陳國基出席啓動禮時表示,環境及自然保育基金能發揮積極角色,匯聚社會各界的智慧和力量,支持政府落實環保相關政策,鼓勵市民實踐低碳生活理念。

全新標誌及視覺形象迎接三十載

為了迎接三十周年這個重要里程碑,基金特別推出全新的標誌及視覺形象,寓意基金對項目的資助猶如播下種子,讓不同項目能在社區成功開展,繼而培育出果實,推動社會各界保持身體力行,在環境保育路上繼續同行。三十年來,基金秉持使命,透過撥款資助本港合資格的社區組織、科研機構、環保及專業團體推行各項社區減廢、環保教育、自然保育及環境科研活動,至今已資助推展近7,000個項目,不但有效協助推動政府的環保政策,更成功喚起市民的環保意識,鼓勵市民身體力行實踐低碳生活。

基金冀與大眾及各團體並肩同行

每一棵綠蔭大樹均從種子開始成長,而香港的環境保育發展亦然,故基金的工作同樣始於播種育苗,憑藉前人的澆灌開拓和後繼者的積極耕耘,在香港環境及自然保育的不同範疇埋下的種子均茁壯成長,並結出纍纍的果實,成就一項又一項的活動,讓大眾從了解到接受,再到成為實踐環境及自然保育的一份子。

展望未來,基金將會讓種子豐盛的內涵繼續呈現,並培育更多更新的樹苗,希望綠蔭的大樹轉變成富澤和生機蓬勃的森林。基金希望香港各合資格團體,於未來繼續善用基金的資助,舉辦環保及自然保育項目,運用創新方案和環保技術,達到「珍惜資源」、「保育環境」、邁向「碳中和」等目標,攜手邁向下一個里程碑。

(資料及相片由客戶提供)


你可能感興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