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SE|內地試場安排料恆常化 蔡若蓮指非港人子弟考生不是目標

撰文:呂穎姍
出版:更新:

兩間內地港人子弟學校今年獲准以「先行先試」方式設立文憑試內地試場,教育局局長蔡若蓮今出席電台節目《政經星期六》時指出,相關試點是希望照顧港人子弟的教育需要,重申措施非將考試「推出去」,未來會視乎實際需要再調整,但給予非港人報考並非局方方向。她又指,隨著大灣區融合,料設內地考場的措施會恆常化。

深圳培僑書院外在DSE期間,有一架公安車輛戒備。(資料圖片/洪芷晴攝)

今屆中學文憑試考評局首設兩個內地「與考學校」試場亦首日同步開考,教育局局長蔡若蓮今出席電台節目時指出,相關措施是一個突破,目的主要是希望照顧在大灣區生活的港人子女教育需要。她重申措施非將考試「推出去」,未來會因實際需要再調整,但試場設於非港人子弟學校或給非港人子弟報考並非局方方向。她又指,隨著大灣區融合,料設內地考場的措施會恆常化。

今屆香港中學文憑考試應用程式「報到易」及「監考易」接連出現固障,教育局早前回覆議員查詢時指最快6月完成調查。教育局局長蔡若蓮表示,調查小組已開了兩次會,現時仍正整理相關資料當中,未完成報告。她指,過程再三強調確保明年操作要暢順,檢視今次出現問題的地方去糾正及改善,並加強相關測試。

教育局局長蔡若蓮。(資料圖片/盧翊銘攝)

縮減叩門位恆常化? 蔡若蓮:視乎實際情況 須認真審視

教育局新學年繼續試行削減小一叩門額,蔡若蓮在另一電台節目解釋,扣減小一叩門位,對舒緩學校因人口下降而出現的收生困難有輕微幫助,可以減少音樂椅效應,但強調並非解決人口下降的有效方法。至於此舉會否恆常化,她表示,要視乎實際情況,教育局會認真審視,「如果佢又心儀學校又有資源,點解唔比佢地讀呢?」

蔡若蓮又提到,現時已有超過九成小學實施小班教學,部分未實施的小學是因為當區學額如實際小班教學後或不足以應乎當區學童需求,變相學生要跨區上課。她又強調,小班教學並非解決人口下降、收生不足問題,而是一種教學策略,而老師需要重整相關的教學資源,才可以照顧到不同學生需要,「人數少左自然學生叻左係唔會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