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毛時代與鄧時代的兩次六中全會

撰文:房暢宜
出版:更新:

日前舉行的中共十九屆六中全會通過了《中共中央關於黨的百年奮鬥重大成就和歷史經驗的決議》。會議公報重申,中共確立習近平的核心地位,確立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指導地位,「反映了全黨全軍全國各族人民共同心願,對新時代黨和國家事業發展、對推進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歷史進程具有決定性意義。」巧合的是,在過去,亦有兩次六中全會在中共歷史上具有里程碑式意義:第一次標誌着中共開啟毛澤東時代,第二次則象徵着走進鄧小平時代。

中共六屆六中全會:開啟毛澤東時代

1938年9月29日至11月6日,中共在延安召開六屆六中全會。

這次全會主要有兩個看點。一是規定中共中央要「以毛澤東為首」,進一步鞏固了毛澤東在全黨的領導地位;二是提出「四個服從」,後來被寫入黨章,成為中共民主集中制的「定海神針」。

毛澤東的領導地位得以奠定,是自中共六屆六中全會開始。(Getty Images)

遵義會議後,雖然毛澤東在中共中央和紅軍的領導地位得以確立,但是,在長征途中,還是發生了張國燾擁兵自重、另立中央的事件;抗戰初期,王明自恃有強硬的共產國際背景,根本不把中共中央和毛澤東放在眼裏。

六屆六中全會之前,中共先召開了一次政治局會議。在這次政治局會議上,從蘇聯回國的中共駐共產國際代表王稼祥傳達了共產國際和共產國際總書記季米特洛夫(Georgi Dimitrov)的指示:「中共一年來建立了抗日民族統一戰線……中共的政治路線是正確的,中共在複雜的環境及困難條件下真正運用了馬列主義。在領導機關中要在毛澤東為首的領導下解決,領導機關中要有親密團結的空氣。」六屆六中全會上,王稼祥再次傳達了這些指示。

當時中共作為共產國際的一個支部,直接受共產國際的領導和指導,必須執行共產國際的指示。這些指示從根本上剝奪了王明以共產國際的「欽差大臣」自居的資本。李維漢後來回憶說:「季米特洛夫的話在會上起了很大作用,從此以後,我們黨就進一步明確了毛澤東的領導地位,解決了黨的統一領導問題。」

在六中全會發言時,多數中共高層力挺毛澤東。彭德懷說:「領袖是長期鬥爭經驗總結的,是長期鬥爭中產生的。毛澤東的領導地位是由正確的領導取得的。」陳雲表示:「我感到中央自1935年遵義會議以後到現在,無什麼大的錯誤,這主要是中央有遠見,起了把舵的作用。」李富春則說:「黨的成功……最主要是中央路線的正確,以毛澤東為首的領導。」

當時,還有人提出應當推選毛澤東擔任中共中央總書記,毛澤東認為還不是時候,讓張聞天繼續擔任。但在六中全會後,張聞天就主動將工作移交給毛澤東了。張聞天回憶說,「我雖未把總書記一職讓掉」,但自己到了1939年春就「把政治局會議地點,移到楊家嶺毛澤東同志處開……一切重大問題均由毛主席決定。」

「紀律是執行路線的保證,沒有紀律,黨就無法率領群眾與軍隊進行勝利的鬥爭。」在《論新階段》的政治報告中,毛澤東認為他明確提出「四個服從」:一、個人服從組織;二、少數服從多數;三、下級服從上級;四、全黨服從中央。在中共七大上,「四個服從」被寫入黨章。

可以說,六屆六中全會是開啟毛澤東時代的一次會議。毛澤東本人對這次六中全會的評價也頗高。1945年,他在中共七大作關於第七屆候補中央委員選舉問題的講話時公開表示:「六中全會是決定中國之命運的」。

中共十一屆六中全會:走進鄧小平時代

1981年6月27日至29日,中共十一屆六中全會在北京舉行。

這次全會主要看點也有兩個。一是通過了《關於建國以來黨的若干歷史問題的決議》(簡稱決議)。這一決議徹底否定了文革,並稱毛澤東在文革中犯了嚴重錯誤。二是形成了以鄧小平為核心的中共第二代領導集體。

1981年6月27日至29日,中共十一屆六中全會在北京舉行。會議通過了《關於建國以來黨的若干歷史問題的決議》。(新華社)

中共十一屆三中全會以後,如何評價毛澤東和毛澤東思想、如何評價文革,成為中共全黨和全國關注的一件大事。1979年,葉劍英在建國三十周年講話中宣布,要對過去三十年特別是文革十年的歷史作出正式總結,中共隨後決定起草決議。

在決議起草過程中,鄧小平提出三條要求:第一,要對毛澤東的歷史作用作出積極評價;第二,本着「實事求是」的精神,說明毛澤東在文革中的錯誤;第三,得出一個全面的結論,使人民能夠團結一致向前看。而陳雲則提出,要另加建國前的黨史,寫中共六十年,這更能確立毛澤東的歷史地位。

1980年10月,決議初稿發給大約4,000名高級幹部討論,讓他們提意見。討論歷時一個多月,實際有5,600多人參加。這是一次規模空前的黨內民主大發揚。針對嚴厲批評毛澤東的呼籲,鄧小平指示,「對於毛澤東同志的錯誤,不能寫過頭。寫過頭,給毛澤東同志抹黑,也就是給我們黨、我們國家抹黑。」

起草決議與解除華國鋒職務同步進行。據《鄧小平文選》記載,在最後「敲定」決議時,鄧小平表示應該寫上華國鋒的名字,並指出其錯誤。「如果不點名,就沒有理由變動華國鋒同志的工作。」「同時,按現在的政治動態來說,也有必要。」

1981年6月下旬,中共召開十一屆六中全會,通過了《關於建國以來黨的若干歷史問題的決議》,並在7月1日中共建黨六十周年之際向全國公布。在十一屆六中全會上,華國鋒辭去中共中央主席和中央軍委主席職務,胡耀邦任中共中央主席,鄧小平任中央軍委主席,鄧小平成為實際上的最高領導人,中共從此告別毛澤東時代,走進鄧小平時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