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世代」尚未震盪世界 已遭疫情突擊

撰文:羅乃智
出版:更新:

2017年,「青年震盪」(Youthquake)被牛津字典選為「年度風雲字」,指年輕世代在文化、政治、社會上帶來的重大改變,甚至有未來學專家就此專題著書立說,認為三十年內千禧世代會成為收入最高的一群,將會改寫政治、經濟、文化版圖,豈料僅在短短三年內,他們卻成為最需要關顧的一代。年輕人在尚未震盪世界之前,卻遭疫症震盪。

關於新冠世代,在不同的國家和社會中,他們都是被關注的一員,只是其分類及標籤有所不同,在不同的社會脈絡下亦展現出不同的特質(見表)

「資訊世代」沒有叛逆期

曾經撰寫《Me世代》、《自戀時代》等書籍的聖地牙哥州立大學(San Diego State University)心理學教授珍.特溫格(Jean M. Twenge),在其最新著作《i世代報告》中直接採用「資訊世代」(Information Generation)形容這個群組,並描述他們為更包容、沒有叛逆期,卻也更憂鬱不安,而且遲遲無法長大的一代。

書中分析社會對年輕人有幾個基本誤解,其中一個是認為i世代喜歡上網是因為他們可以在網絡上找到快樂,現實卻偏偏相反,花更多時間上網的年輕人反而感到不快樂,甚至因為網絡欺凌而有抑鬱或自殺傾向。另一個誤解就是認為Z世代都喜歡做「斜槓一族」(Slasher),根據特溫格的分析,答案並非如此。Z世代年輕人期望僱主給予的彈性不是太高,而且在與其他夥伴合作時,顯得更有耐性,以及願意跟從公司的政策。

「尼特族」(NEET)一詞源於英國,形容非就學、就業或正進修(not in education, employment, or training)的年輕族群,經濟合作暨發展組織(OECD)以2018年數據為基準的「2020年社會概覽」(Society at a Glance 2020)調查中發現,2018年世界各地的「尼特族」佔國家人口比例最高者為土耳其,高達年輕人口的四分之一,而歐美則只有13%。

在青年經常被負面標籤為「廢青」的香港,政府統計處在2017資料顯示,「尼特族」約為9%,較歐美地區低。香港不乏「自強不息」的Z世代,亦符合特溫格的分析,這代人其實較為務實。至於日本、內地及台灣青年對前景有何看法?請閱讀《香港01》周報電子刊全文。

上文節錄自第244期《香港01》周報(2020年12月14日)《尚未震盪世界 已遭疫情突擊》。如欲閱讀全文請按此試閱周報電子刊,瀏覽更多深度報道。

244期《香港01》周報精選內容:

【封面報道】是時候正視「雙重國籍」問題 建「中國香港公民」身份制度

改革派青年回應《施政報告》 前瞻香港未來三十年

美軍放口風 重建第一艦隊 美加碼遏華,解放軍如何應對?

被盜去了時光 新冠世代疫境自強

【科技.未來】網絡免責法第230條將修訂 美科技巨擘或失保護傘

分享子女點滴成為日常 「放閃家長」或惹上官非

疫後供應鏈區域化 方舜文︰港迎內地與東盟貿易新機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