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約內容

她的美荷樓少女時代

撰文:客戶來稿
出版:更新:

對不少年輕人來說,位於石硤尾的二級歷史建築「美荷樓」是個充滿懷舊元素的打卡地、博物館或旅舍,然而對於曾居於美荷樓23年的「原居民」徐蓮歡(歡姐)來說,美荷樓是她整個少女時代的成長經歷、充滿回憶及歸屬感的地方;近年她更加入美荷樓舊居民網絡,成為導賞員,向前來參觀的人介紹自己當年在美荷樓的生活面貌。「在美荷樓,你可以學習到不怕辛苦,自強不息的香港精神。」歡姐如是說。大家不妨跟隨歡姐,來個文化深度遊!

美荷樓是「H」型第一代徙置大廈,當年四通八達,可以兩座貫通、四處走,中庭地下更不時會有街坊「擺酒」筵席,十分熱鬧。
美荷樓旁邊的一棵柳樹也一直見證著美荷樓的成長。

73歲的歡姐與家人,於1954年5歲入住美荷樓,到1977年結婚才搬出。回想從小在美荷樓成長,歡姐最記得當時生活雖然艱苦,但每家每戶都會想盡辦法去改善,鄰里守望相助。「當年與父母及兄弟姊妹,一家九口就住在120呎的單位,好比現時的劏房;但當年沒有上下格床,大家搭建一個『閣仔』分開上下層睡覺。因為左鄰右里都是火災的災民,一無所有地搬到美荷樓,所以大家都會盡力『幫得就幫』。」

歡姐指當年流行搭建「閣仔」分開上下層睡覺。

人情味稀釋生活苦味

她最記得,父母需要外出工作,左鄰右里分別是一對做洋服的夫婦,及一位以編織藤籃為生的伯伯,「他們平常都十分照顧我們及其他小朋友,看到我們生病又會煮東西給我們,鄰居真心地毫不計較回報,是發自內心的無私奉獻。」

濃厚的人情味,沖淡了艱辛生活的苦味,留下成為回憶的一部分。美荷樓在活化前,歡姐亦不時與兄弟姊妹重遊舊地,亦有和老街坊聯絡。她說:「我在美荷樓成長,學到了人與人之間的關懷,也見證香港人不屈不撓的獅子山精神;美荷樓活化後,我自覺有責任成為導賞員,向新一代口述歷史,令更多人了解美荷樓的故事,並且學習當中的精神。」

歡姐口中昔日的美荷樓生活,現在大家只要去展覽,就可「親睹」五六十年代香港的居住環境。「作為導賞員,我推介大家一定要參觀公共衛生設施。當年每一層樓,只有男女各三個廁格及男女各一個浴室可使用,沒有自來水,洗澡要自己攜水;浴室只有大門、內部間格沒有獨立門戶,女士們為了安全都會結伴一起洗澡。」

推介必睇浴室廚房

另外,當年屋內環境狹窄,家家戶戶會把火水爐放置走廊,成為「廚房」。「每天煮食,鄰居會閒話家常又會交換餸菜,十分熱鬧,這些居住的環境及情況,相信會令年青人感到驚訝!我希望他們參觀生活館的同時,可以見到不同年代的香港人都有其艱辛的地方,大家互相借鏡,明白只要逆境自強及珍惜擁有的東西,一定可以渡過難關!」

還原70年代的理髮店,可看到當年男女的髮型參考圖。

美荷樓 前世今生

1953年聖誕夜,石硤尾發生了一場無情大火,五萬多名災民頓失家園。當時政府為了在短時間內安置大量災民,興建了八座樓高六層、設計簡潔的徙置大廈,美荷樓為其中一座。

2010年,美荷樓被評為「二級歷史建築」,更獲發展局原址保留並斥資兩億元將其活化為美荷樓青年旅舍,以及樓高兩層的美荷樓生活館開放予大眾參觀。

香港賽馬會透過其慈善信託基金支持美荷樓生活館的翻新工程,以及一系列社區外展活動。全新的美荷樓生活館於2022年底重開,設有兩層名為「歲月留情」的主題展覽,位於地下的展覽廳設有十大主題展區,展現香港五、六十年代的日常生活;一樓的展覽廳,則展示美荷樓初期的住宅單位和公共空間,配合互動及多媒體元素,包括聲音效果、體感遊戲等,讓訪客如親臨其境。新增展區亦包括天台學校和家庭「手作」工業等。

馬會一直十分重視傳統文化及歷史古蹟保育和活化工作,支持美荷樓生活館的翻新工程,旨在提升展覽館的參觀體驗和教育價值,透過導賞團和文化遊等多元化活動,讓參加者,特別是年輕一代,了解文物文化保育的重要性,增強社區凝聚力,並藉此促進跨代溝通。

「賽馬會文化傳承計劃@美荷樓」,更安排了近130多場與展館內容相關的社區外展活動,提升年輕一代對社區的歸屬感和讓市民更了解香港公共房屋和社區的歷史及發展。

當年居民把火水爐加上自製的木箱,放到走廊中就成為了廚房。

美荷樓生活館

亮點所在:重溫香港公屋歷史 聽故事溯本追源 呼吸在地情懷

*資料提供 : 馬會刊物 《駿步人生》


你可能感興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