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脂飲食有助減壓? 美研究:隨時適得其反

撰文:聯合早報
出版:更新:

美國一項新研究表明,人們在壓力過大時選擇食用高脂肪垃圾食品尋求安慰的作法或適得其反,反而會進一步加劇焦慮。

新華社報道,科羅拉多大學博爾德分校(University of Colorado Boulder,CU Boulder)研究人員在新一期《生物學研究》雜誌( Biological Research)上報告,動物實驗顯示,高脂肪飲食可能破壞體內的腸道菌群,並通過腸道和大腦之間的複雜通路,影響大腦中的化學物質,從而加劇焦慮。

研究團隊將處於「青少年」年齡段的實驗大鼠分為兩組:其中一組大鼠連續九周被投餵大約含11%脂肪的標準飲食,另一組則吃含45%脂肪的高脂肪飲食,這些脂肪主要是動物產品中的飽和脂肪。

整個研究過程中,研究人員收集實驗鼠糞便樣本,評估它們的腸道細菌狀況。九周的飲食實驗後,這些實驗鼠接受行為測試。

茶餐廳的食物一向多油高脂,如果想避免吸入太多脂肪,應小心選擇餐飲。(資料圖片/王潔恩攝)
港人喜愛的午餐肉屬高納和高脂肪,營養師不建議經常進食。(Getty Images)

結果顯示,與對照組相比,高脂飲食組的實驗鼠不僅體重增加,其腸道細菌多樣性也明顯較低。此外,高脂飲食組實驗鼠基本上大腦中都有高焦慮狀態的分子特徵。具體來看,它們體內與神經遞質血清素的產生和信號傳遞有關的三個基因表達水平較高,且在腦幹中縫背核的某一區域尤其明顯,該區域與壓力和焦慮有關。

研究人員解釋說,血清素神經元的某些子集被激活時,會在動物中誘發類似焦慮的反應。他們猜測,可能是不健康的腸道菌群破壞腸道內壁,使細菌進入循環系統,並通過迷走神經影響大腦。

高脂肪魚類(資料圖片/呂榮棟、陳錦超攝)

研究人員說,人們都知道垃圾食品不健康,但通常會覺得這類食品只是會有增重風險。「如果你知道它們還會以一種可以加劇焦慮的方式影響你的大腦,它們的風險更高了。」

不過研究人員也提示,並非所有的脂肪都是「壞脂肪」,像魚、橄欖油、堅果等含有的健康脂肪可以抗炎,對大腦有好處。

本文獲《聯合早報》授權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