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灣區】科大籌辦廣州分校 校長史維:冀與本校區發揮協同效應
和吳家瑋一起創立科技大學的資深學者當中,有不少來自台灣,而「台灣人」似乎也和科大特別有淵源。吳家瑋於2001年辭任科大校長後,由來自台灣的美籍華人物理學家朱經武繼任,而現任校長陳繁昌於今年8月底離任後,將由台灣出生的美國航天專家史維接任。
「我來了香港七、八年,一直在觀察香港和大陸的互動和發展。」史維自2010年起,獲科大聘請為副校長。
他早年在台灣國立清華大學修畢機械動力工程後,服了兩年兵役,後來考獲獎學金到美國密歇根大學,師從「飛彈之父」錢學森之徒Thomas Adamson Jr.,在1980年代初取得航天工程碩士及博士學位,後來更出任該校航天工程學系系主任,曾負責美國太空總署研究項目,又獲美國國防部贊助經費研究小型無人機,2001年曾研製六吋長的微型無人機,命名為「Gator」,該發明後來已改進至只有四吋長。
史維醉心科學研究,但也好思歷史哲學,他認為人生是一趟自我實踐的過程,當初之所以願意來香港科大當副校長,正是因為他有着獨特的中西價值觀。他認為,儘管有不少西方人以開明態度來探討東方,實際僅知皮毛,與此同時,東方也以西化為國際化目標,但最終發現兩者有着本質區別,故至今仍未達到真正的平衡,也未能從互動中真正認識對方。
在大灣區的發展上,史維同樣有自己一套對中港互動的理解,他說這對兩者都是挑戰。
首先,香港一直欠缺一個有動力的經濟系統,「比如說做『金融科技』好了,不是說有了『銀行』或者『計算機科學』就可以做,要有很多東西結合在一起,硬件、軟件、氛圍等等都要互動,如果香港的硬件不能支援,就要和其他地方合作,互相發揮槓桿效應。」對於中國大陸而言,它也需要在其政治經濟架構當中,繼續與世界保持良性互動,而大灣區將扮演這個重要角色。
史維還指出,從另一方面來看,香港和大陸是很好的對照物。他解釋,「可能因為殖民歷史的緣故,香港很講究『國際標準(international benchmark)』,並以此來驅動我們的政策,相反呢,中國對國際的事情,更多的是觀察,它的成長主要是靠自己內部的動力;然而,正因為此,兩者都有需要改善的地方,香港必須加強內化,不能經常覺得今天英國怎麼樣、明天美國怎麼樣、我們就想要借鑑,其實我們更應該有自己的規劃、建立自己的發展策略,而中國呢,也不能一味地內化、不去跟世界溝通。」
「不能每次一提到大灣區,就把它切割成『香港』和『大陸』兩塊,然後每次都問,『香港能為大灣區做什麼』,其實這不是一個『香港能做什麼』的問題,而是『你能做什麼』、『你能在香港做什麼』的問題。」史維說,過去一碰到類似中港合作的議題,我們總花不少時間去討論「應該或不應該做」,但更務實的做法應該是討論「怎麼做」、「怎麼讓香港人獲益」。
科大於上周一(5月14日)發表的大灣區創科發展報告指,深圳早已依靠有效的創科政策,大幅提升自身競爭力,惟香港優勢卻迅速消失,正面對「創新還是滅亡」這嚴峻問題,以往的「放任」、「不干預」政策已不再適用。
談及香港創科發展,史維相對樂觀,他認為近年已有進步,政府也有承擔,社會亦開始有共識,正在努力找出口。不過,他提到,香港怕試、怕失敗,又太過講究規章制度,什麼都中規中矩,無法像初創企業那般,在混亂中激發創造力,而深圳則在發展的過程中,獲授權突破原有框架,充分展現了靈活性、適應力和傳動力。
至於香港究竟是沒有看到問題所在,還是看到問題卻不知所措,史維表示,兩者都有:「有時候,香港以前的成就反而害了自己。不管深圳成長得怎麼樣,香港好像還是一直覺得我們做得還不錯,我們每次喜歡看國際評比,說香港還是最自由城市,各方面排名都很好,沒有危機意識。」
「香港講創新科技已經不只是一兩年了,可是基本上我們還是停留在一個討論點上,爭論做或者不做。政府也沒有設定清晰的議程,告訴我們在創科方面,要怎麼從這個水平走到那個水平;另一方面,在推動的過程中,也很受我們原本的框架所束縛,很難有突破。」史維問。
不過,他也強調,推動創科不只是政府的責任,必須由整個社會共同推進。
香港一直自詡為「知識型經濟」社會,而「知識型經濟」的基礎、資源、載體,說到底其實都是人才。在粵港澳大灣區發展之下,若要實現區域產業升級和經濟轉型,除了要吸引人才,還要留住人才。科大就有一番大計。
面對大灣區發展大勢,史維首度公開透露,目前正和廣州市政府協商,計劃在廣州慶盛高鐵站旁邊,建立香港科大的廣州分校。他強調,之所以有開辦分校的打算,並不是因為內地資金充裕,而是想增強科大本校區沒有的部分,更好地促成學生甚至香港與大灣區內各個城市的良性互動,創造雙贏。
「這個學校先以高質教育為主,以後讓它自然成長。但有一個前提是,我們如果要辦分校的話,它一定是一個跟香港清水灣本校區是一體的學校,我沒有興趣辦一個分校,讓那個分校自己變成一個在那邊獨立的學校。我們希望分校和本校可以發揮協同效應,可能做到我們在香港做不到的、或者比較難做的。」史維希望,兩校師生每隔一段時間就有充分的來往,而每當本校調走一位師資,就會再聘請一位同等資歷的教授,保持兩邊實力。
科大過去多年來在珠三角地區有清晰布局,例如早於1998年與深圳市政府和北京大學,成立產學研大樓,後來又與北大生物醫學院合辦醫學中心,又在佛山設有LED研發中心,在南沙則有200人團隊的霍英東研究院。
史維說,科大當年的辦校目的之一,就是要為香港社會經濟發展作貢獻,所以當香港經濟面對轉型挑戰時,科大師生和香港面對同樣的挑戰,需要加強與不同持份者的互動。「從科大的角度來講,我們最重要的目標,就是培養人才,不管是創新或者發明,到最後還是看我們培養了什麼樣的畢業生。」史維重申,「我們要看能為學生提供什麼培訓,令他們可以增值,而不是說這些人本來已經很優秀了,就算我們什麼也不做,他們畢業以後還是很優秀。這樣的話,我們對社會是沒有什麼貢獻的。」
《香港01》曾經提出,香港應該發展高等教育產業,成為國際教育城。史維認同香港應該培養更多人才,但他也直言,在香港辦學遇到的最大挑戰就是土地問題,「我們可以把交換生的比例從50%提高到70%、80%,但是我們沒有宿舍讓學生住。從這個角度看,我們之所以要去廣州辦分校,也和土地有關係,如果大灣區另一邊的土地可以和本校區呼應,我們就更有彈性處理宿舍問題。」
他也重申,科大無意成為大灣區內的「一哥二哥」,目標是培養好科大學生,讓他們對社會有最直接、最專業的的貢獻。
【大灣區】「灣區之父」吳家瑋:港人有過路心態 不為下一代設想
【大灣區】DJI李澤湘籌建私立大學教科研落地:可惜港府不願撥地
上文節錄自第112期《香港01》周報(2018年5月21日)《透視大灣區之人才培養——科大三巨頭的三個灣區大學夢》。
瀏覽更多周報文章︰【01周報專頁】
《香港01》周報各大書報攤及便利店有售。你亦可按此訂閱周報,閱讀更多深度報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