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PAC機制在港發展令人大失所望 王幹文倡7措施優化

撰文:鄭文玥
出版:更新:

香港股票分析師協會SPAC委員會主席王幹文今日(25日)表示,SPAC(特殊目的收購公司)落地一年多以來,發展令人大失所望,就其現狀而言用「陷入僵局」來形容亦不為過,對此他亦強調要「警惕A股化」,並提出7項優化建議。

本港2023年SPAC至今無新增發起

王幹文指,本港SPAC於2022年下半年,僅有1家新增發起,遞表的14家SPAC中僅有5家成功上市;2023年至今更無新增發起,可見港版SPAC發展緩慢。而SPAC上市後成交量更十分低迷,幾乎所有SPAC當前股價都低過10元,情況在美國不會發生。

從IPO數據而言,今年首三季本港IPO排名跌至全球第8,新股上市44宗,集資額247億港元,甚至落後於阿布扎比交易所、印尼交易所。較之於來港上市,中概股赴美上市風頭更勁,上半年共28家內地企業赴美上市,按年增加22家。

監管當局對SPAC上市審批上太嚴苛,他強調,監管部門要了解到香港市場與A股定位有異,應互為補充,而非向A股看齊。短期內可以先令白酒、醫美行業等內地優質資產來港上市,中長期則向美股模式靠攏,提升靈活性,並在歐美企業撤資下,吸引東南亞、東盟、以及包括公募基金(Publicly Offered Fund)在內的內地資金,進入香港市場。

王幹文指出,2023年香港尚未有新增SPAC發起。

批風險定位過於嚴苛 倡向散戶開放投資

王幹文又指,SPAC發起人的適合性和審批要求不夠清晰,且審核時間長。目前未獲批上市的9間SPAC,首次遞表日期距今大多介乎1年至1年半。而未獲批上市的SPAC發起人,更不乏專業機構和極具影響力專業人士,如中銀香港資管、何猷龍的黑桃資本等。他建議摒棄發起人的持牌要求或過高的隱性要求,吸引更多優質的發起人。

此外,他直言,聯交所對SPAC的風險定位過於嚴苛。當中風險更高的虛擬資產,已經向散戶開放,但當下SPAC卻僅限專業投資者(PI)參與認購及交易,發售過程亦對專業投資者數量和結構有要求。問題是有關要求不易滿足,導致證券集在少數專業投資者手中,結果令已上市SPAC成交極低,故建議應向散戶開放。

除此他還提出,適當提升權證的攤薄上限;降低獨立第三方(PIPE)投資門檻;廢除SPAC向發起人授予提成權的規定,引進國際通用的Earnout 機制進入併購市場;權證採取現金行權;僅限專業投資者參與認購及交易背景下,允許發起人參與併購交易表決等建議。

香港股票分析師協會主席鄧聲興認為,投資者不會僅因印花稅減少就投資股票。(資料圖片)

鄧聲興:可單邊徵收印花稅 較新加坡優勢顯著

提及港股是否會跟隨A股削減印花稅,香港股票分析師協會主席鄧聲興表示,投資者不會僅僅因為印花稅減少就選擇投資股票,他傾向於單邊收取印花稅,即向賣方徵收,買方無需支付。

此外,坊間擔心香港優勢逐漸為新加坡取代,他則指,香港國際金融中心地位顯著。他指出,香港投資產品種類相當豐富,市場深度亦更具優勢。雖然前往新加坡IPO集資更為容易,但「完全沒有二手市場」,故本港股票二手市場具有先天性優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