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恩威並施】香港有能力再工業化嗎?
香港特區政府提倡「再工業化」,利用香港在科研、設計和知識產權保障的穩固地位,通過創新科技,如物聯網、人工智能、新材料及「工業4.0」智能生產工序等,簡化流程,在本地發展高增值產業及產業鏈。
政府提出的政策方向,其實沒有什麼大問題,都是順着全世界的潮流在做。但是,香港再工業化的特色和重點應該是什麼呢?我看了很多的政府文件,似乎沒有具體的論述,只是說明有很多不同的計劃可以讓市民申請。
工業化有幾個模式,一個是像韓國日本走的路線,由大型生產商帶動,下面有不同中小型生產商配合。中國的工業化過程吸收了日本、韓國和德國的模式,「Made in china」是集合全世界不同先進工業國家的工業政策而產生的。
香港可以做什麼呢?好像已經沒有什麼可以做了。香港社會根本沒有培養工業人才的氣氛。香港的大學不培養工業相關的人才,只培養了很多地產金融相關的人。香港商學院很多,但是學習技能的課程大量萎縮,工程相關的大量萎縮。研究院裏面從事科研的學生很多都是來自內地,香港的學生缺乏進行相關研究的風氣。這是香港教育的一個核心問題,累積了二十多年。
香港傳統的工業家也在轉型搞地產,做得好的工業則全部移師內地。以香港的食品為例。李錦記、維他奶,它們的廠房都是在國內而不是在香港。香港的再工業化政策是否應該先吸引現在仍然在做工業的工業家回來香港投資開發呢?
香港地產產業蓬勃是官商合作的結果。官商交往並不一定是負面的,官商合作能夠製造產業效益。若果香港政府能以發展地產金融的模式去推動香港工業,相信便會有一些效果。可惜香港政府把「再工業化」變成一系列「再工業化活動」,推出「再工業化及科技培訓計劃」讓市民申請。填幾百頁的表格就能夠造成工業生產效益嗎?
香港應該怎樣發展再工業化?首先政府應該先和現在仍然從事工業生產的工業家商量,如何協助他們回來香港推動工業。現在全世界的再工業模式是先融資再發展,香港作為金融中心,也可以發揮作用。
地產賺錢實在太容易太快。結果是沒有人願意花時間去發展工業。工業是非常頭腦密集的,需要大量人才及非常強的組織能力才能成功。香港盛行一盤散沙的個人主義,彌漫任性的社會風氣,要營造一個團隊去推動再工業化實在困難。這也是地產經濟成功的後果。地產和金融經濟對人才並不重視。像紙巾一樣用完即棄,而且它們需要的人才不需要很有深度。
辦工業最重要的是一是投資的「錢財」,二是「人才」。兩者缺一不可。香港有很多錢財,但沒有足夠的人才。要推再工業化,必須要有足夠的技工人才,但香港的技工教育已經完全學位化、學術化。學術並不是問題,但有學術而沒有技術,如何能夠產生工業呢?
再工業化在香港真的是一個迷思,它的目的是什麼呢?看看河套區工業園這些地方,它用來做什麼產業呢?能夠創造多少就業機會呢?香港若果要推動再工業化,首先應該先在土地空間上放寬限制,不要用現在科技園那種「三年便趕你走」的模式,而是提供能夠讓一些中小型生產商做好自身發展發展的模式。做些深度研究便可發現,香港近年出現一些非常有趣的音響、科技、創科有關的中小型生產商,出產了不少有趣的產品。大專院校應該全面開放和這些中小公司合作,不要再「玩排名」。可以只讓港大、中大和科大這三大院校競逐排名,其他學校應該與相關企業結合推動研發生產,邊學邊做。香港的大學現在變成了一個十分奇怪的「論文樂園」,和現實生活沒有關係。
現在的再工業化,政府花了大堆金錢去進行基建興建,會有什麼作用呢?再工業化的定位,是家電還是汽車,還是其他東西?早在十年前香港政府已經成立了一個電動車委員會,發展電動車。但發展到今天,香港的電動車模式是怎樣?香港政府會否和馬斯克合作,在香港建立一個電動車發展平台呢?理工大學和科技大學都有做電動車研究,他們研究的成果為什麼不可以用來實踐呢?西九文化區也說要在區內推動電動車交通,但是如今推動了什麼呢?
要推動再工業化,職業訓練局(VTC)过要改變目前這種所謂學術化的情況,讓很多公司直接參與職訓局的培訓及實踐工作。以前職訓局很多課程都是三年制,現在濃縮成兩年制,是否應該考慮把課程變成「2+2」?兩年學校兩年實習,並和相關的技術公司合作。
香港其實面對很多技術人員萎縮的危機︰修理汽車、修理電梯、修理電工,各式各樣的員工平均歲數差不多都五十多歲,出現「樂齡化」的現象。現在若不急起直追,培養更多技術人才,香港未來就會是一個沒有技術人才的地方,如此又如何發展工業呢?改革職訓局,改革大學,才能夠建立一個良好的工業化基礎,並且要利用大灣區的土地資源和生產力。再工業化的主要功能,應該是讓年輕人創業就業。這才是正道。
胡恩威
全國港澳研究會會員、江蘇省政協委員、進念.二十面體聯合藝術總監暨行政總裁
(文章純屬作者意見,不代表香港01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