停火協議再被撕毀 普京的納卡困局

撰文:鄭真
出版:更新:

在新冠肺炎(COVID-19)肆虐的當今世界,停火抗疫是不少衝突地區交戰雙方的選擇。然而亞美尼亞和阿塞拜疆這兩個地處南高加索的前蘇聯加盟國,卻爆發了16年以來最激烈的戰事。縱有無數停火協議、和平進程,仇恨情緒仍是不斷髮酵,衝突也持續炸裂。一再停火一再衝突的惡性循環難以打破。

俄羅斯外交部長拉夫羅夫(Sergei Lavrov)10月28日同法國外長勒德里昂(Jean-Yves Le Drian)通電話,討論納戈爾諾-卡拉巴赫(納卡)地區局勢等問題。此前一天10月27日俄羅斯總統普京(Vladimir Putin)和土耳其總統埃爾多安(Recep Tayyip Erdogan)通話也討論納卡局勢。但是維穩效果可想而知——非常有限。

從歷史不難看出,沙俄、蘇聯、俄羅斯在不同時期都對南高加索局勢有着超乎尋常的影響力。這不僅是前線人民的夢魘,也是俄羅斯難以迴避的困境。

2020年10月5日,土耳其總統埃爾多安在安卡拉的總統府接見到訪的北約秘書長斯托爾騰貝格(Jens Stoltenberg)。雙方圍繞納卡衝突議題進行協商,後者希望土耳其協助平息戰事,但埃爾多安則對北約盟國的和稀泥態度多有批評。(AP)

故事還要從俄羅斯長年與地緣收縮的夢魘相抗說起。冷戰後,除了北約東擴,來自土耳其的戰略東擴也需要俄羅斯特別應對。獨聯體地區生活着諸多與土耳其有着千絲萬縷般宗教歷史紐帶的突厥裔族群。自兩百年前被沙俄徹底逐出歐亞腹地直至冷戰結束之前,土耳其的地緣觸角從未獲得染指該地區(除烏克蘭與白羅斯之外的獨聯體地區)的任何戰略機遇。蘇聯解體後,安卡拉方面迅速展開多方佈局。在這一背景下,阿塞拜疆迅速向土耳其靠攏。

儘管俄土兩國在地緣利益上存在諸多矛盾,但雙方似乎總能通過精巧的牌底交易避免正面衝突,並進行卓有成效的戰略合作。圖為2020年3月5日,俄羅斯總統普京在莫斯科接見到訪的土耳其總統埃爾多安,雙方圍繞敘北伊德利卜省局勢舉行了會談。(GettyImages)

不同於土耳其單邊下注,俄羅斯在高加索地區採取維持現狀平衡的外交路線,立場多是雙邊安撫,並以促成莫斯科主導的停火談話為最高目標。由此亞美尼亞、阿塞拜疆這兩個國家都從俄羅斯進口武器也就不足為奇。俄羅斯與亞美尼亞存在戰略合作關係,也是阿塞拜疆的石油貿易伙伴,巴庫亦建有直通俄羅斯的輸油管道。故自1994年停火以來,俄羅斯始終主張凍結納卡現狀,即默許亞美尼亞控制該地,同時承認其為阿塞拜疆領土。

土耳其現如今對阿塞拜疆超乎尋常的公開力挺頗為引人注目:不僅暗中授意自己支持的敘利亞反對派武裝馳援阿塞拜疆,還親自下場向阿軍提供了數量可觀的軍備援助,並且向納卡前線派出了一支上百人的軍事顧問團。土耳其大有打破納卡平衡之意。如果阿塞拜疆在土耳其的支持下,完全實現其預想的作戰目標,則這一軍事行動將會成為俄羅斯軍事外交的嚴重危機。

而俄羅斯出於中東戰略的需要,須維持同土耳其在敘利亞等問題上的合作大局。過去幾年,土耳其通過與俄羅斯合作,在敘利亞反恐戰爭中站穩了腳跟。俄羅斯仰賴土耳其的配合,在敘利亞戰局上形成了強大的對美優勢,為俄羅斯在中東強勢回歸奠定了基礎。

俄土可以說是百年世仇,如果不是俄羅斯2016年為埃爾多安在政變中提供了情報,俄土關係很難以此為轉折點迎來轉機。納卡局勢考驗俄羅斯和土耳其如何體面地處理舊有的地緣爭奪戰。既要避免納卡局勢在土耳其的單方面加碼下失去平衡,又要維持同土耳其的合作關係不受衝擊,對俄羅斯來說無疑是考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