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國推拉丁文教學 貴族文化能否普及?

撰文:評論編輯室
出版:更新:

英國政府教育部近日宣布,將撥出400萬鎊實行為期四年的先鋒計劃,由明年9月開始在英格蘭40間公立中學推廣拉丁文教學,對象為11至16歲學生。此政策在英國引起爭論:拉丁文是英國以至歐洲文化的根源之一,保守派一直有意復興拉丁文教學;反對者則認為拉丁文予人貴族語言的感覺,更不能理解為何要用公帑補貼學習一種現代已經沒人使用的死語言。

拉丁文本來只是古意大利羅馬(拉丁省)的一種方言,隨着在歷史上羅馬日漸崛起,由一個小小城邦王國發展成橫跨歐亞的巨大帝國,拉丁文便成為了整個西方世界的官方語言。即使羅馬滅亡後,拉丁文仍然作為共通語(lingua franca)在歐洲使用上千年,可以說是歐洲文化與歷史的重要根源之一。不少歐洲國家在中學教育都保留了一定程度的拉丁文教學。

對於英國而言,其歷史也離不開拉丁文。在公元前二世紀以前,英倫島南部(今英格蘭)也是羅馬帝國的不列顛行省,時至今天英格蘭尚有不少羅馬時代的歷史文物和遺址。而且中世紀英國的大部分文書(尤其官方)都以拉丁文書寫,要查看17世紀以前的資料基本上拉丁文是必備知識。

更甚者,即使現代已經沒有人於日常使用拉丁文,但它對語言學習作用很大。拉丁文是歐洲文法之祖,現代英語及大部分歐洲語文的基礎文法都可以追溯到拉丁文。一些研究指出,學習拉丁文可以加強對於英文在內各種歐洲語言的文法掌握。法語、意大利語、西班牙語、葡萄牙語、羅馬利亞語等都是拉丁文的後代語言,學習拉丁文後再學習這些外語自然會事半功倍。

與拉丁文相關的歐洲地區(顏色愈深受拉丁文影響愈大)。(圖片來源:Wikimedia Commons)

拉丁文「貴族」因資源不均

從以上幾點看,拉丁文絕非無用的學問。然而,推廣拉丁文的另一大爭議點在於其予人一種「貴族」感覺,反對者認為用公帑推廣貴族品味並無太大益處。然而拉丁文之所以令人覺得貴族,其實正是因為其不普及,推廣教學反倒可以減輕「貴族」感覺。

英國以往的拉丁文與精英教育密不可分,只有貴族或是資優學子才會學習。這主要是因為英國社會尚處於舊工業時期時,大部分的勞動階級都沒有必要學習英語以外的另一門語言,教育資源珍貴。然而,時移世易,教育普及化以及社會漸向知識型發展,情況就不一樣了。工黨在2000年代上場後,便推廣要學生學習第二語言,相關政策證明大部分學生本來就有能力學習多於一種語言,學習多一門拉丁文並非困難。

拉丁文仍然予人一種「貴族」的感覺,主要是相關訓練相對稀少。在英國公立學校中,只得3%設有拉丁文課程,私立學校卻高達49%設有。由於入讀私立學校的學生普遍都屬於富裕階層,經濟環境比較差的學童只能入讀公立學校,更加不可能花錢請老師教習拉丁文,拉丁文因而予人相當「貴族」的感覺。可以說,拉丁文「貴族」並非出自其本質,而是出自於教學資源的分配不均上,某些文化學科如中古歷史等亦長期被這些精英壟斷。英國政府用公帑普及拉丁文,正好有助解決資源不均的問題。

其實,不少長期予人「貴族」的東西,例如部分樂器與運動等,都並非其本身有多精英或貴族,而只是因為一般家庭欠缺資源去學習,令這些東西長期被富裕家庭所壟斷,漸漸發展成為「貴族」感。因此,有時要消除一些活動的「貴族感」,得先從資源分配上著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