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培育真正的批判精神與獨立思考
在上星期三(11月25日)發表的《施政報告》演辭中,行政長官林鄭月娥提到「必須糾正過去通識教育科被異化的問題,讓這個科目重新成為學生建立穩固的知識基礎、聯繫不同學科的知識、培養明辨慎思能力、以理性分析當代領域的課題」,其後教育局局長楊潤雄進一步公開整改通識科方向,包括科目改名、考試不設評等、刪減課程內容及設立審批教科書書目等。
現行通識教育科的課程涵蓋三個學習範圍:「自我與個人成長」、「社會與文化」及「科學、科技與環境」,並且要求學生利用相關知識對一個感興趣的議題進行「獨立專題探究」。當中的「社會與文化」學習範圍下,設有「今日香港」、「現代中國」兩個學習單元,內容探討香港的生活素質、法治和社會政治參與、身份和身份認同以及中國改革開放、中華文化與現代生活等主題。
批判思維並非片面反對
通識科課程宗旨之一在培養學生的「明辨性思考(critical thinking)」,也就是所謂「批判性思考」。事實上當局起初便是因為想避免讓人聯想到傾向抱持負面的「批判」態度,以及突顯聯繫不同角度作出客觀持平分析,才將這概念的譯法由「批判性思考」改成了「明辨性思考」。此外,課程指引文件亦強調經過多角度思維之後,教師應引導學生作出可以「改善社會福祉」的結論。
在探究與政府施政相關的議題時,當局自身的角度無疑也屬於這些「不同角度」之一,因此教師帶領學生討論政府如何回應市民訴求,除了需要展示官員做得有何不當、不足,亦要盡量帶出政府考慮角度,更應該指出當局有沒有值得肯定或讚同的地方,畢竟「建立正面的價值觀和積極的人生態度」也是課程宗旨之一,而片面的「批判」顯然也不是正面、積極的。
至於課程向學生教授關於居民改善生活素質、法治精神、參與公眾事務的知識,固然是希望他們最終能為本地社會出一份力,但這同樣不能單單表現在反對和批判政府。只要去認真閱讀課程內容,都能看到它將施政的重要性放在善用有限資源平衡社會各持份者利益,在這條件下我們當然不可能要求當局做事面面俱到、完美無瑕。
獨立思考不應隨波逐流
另一方面,課程原本安排「獨立專題探究」項目,也能看到通識科本身培養學生獨立性的「初心」。無奈的是,正如課程指引文件最初預想到的,「年青人的獨立做事能力畢竟有待培養」,加上前線教學多依分組形式進行探究,導致學生在此環節往往跟着社會或朋輩之間流行的思潮隨風起舞,反而做不到課程設想的獨立思考。
在民主自由社會下,反政府聲音一般較容易吸引目光,造成輿論領袖為追求政治正確而傾向指出官方施政的不足及錯漏之處。發表這些意見的人,有的應該真心希望改善政府表現,有的可能則是嘗試挑動群眾鼓譟,可是缺乏歷練的年青人未必能夠準確認清他們背後意圖,結果僅對他們字面上的言辭照單全收,這種情況正正與通識科「初心」背道而馳。
其實,課程指引文件在介紹科目性質時,早已指出「通識教育科同樣注重德育及公民教育在不同學習階段所強調的各項核心價值」,當中包括「具有國民身份認同感和愛國心」。無論通識科的整改走向如何,甚至不論有沒有通識科,教育本身都應培養學生成為對本地社會和國家負責的人。一味對政府發表批判、反對言論以至為此進行破壞秩序行為,不但有違批判、獨立思考,甚至也不是應有的教育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