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合一選舉】施政跨越黨派 柯文哲鄭文燦做到了 香港做到嗎?

撰文:評論編輯室
出版:更新:

台灣九合一選舉,國民黨搶回三個直轄市,民進黨只能守住桃園、台南兩都。近年台灣民眾對政黨認同下降,自稱中立的選民比例達47%。選舉結果所反映的,也許只是民進黨過去四年縣市及兩年中央執政做得差,而非選民認同國民黨做得很好。反觀柯文哲、韓國瑜、鄭文燦開創出的第三勢力潮流,高舉跨越藍綠治理市政的旗幟,實事求是,最終當選。對岸的領導者在用人、施政跨越黨派,更可統合持不同政見的選民,值得香港借鏡。

台灣民眾把票投給了更在乎自己的人,而不是投給哪個黨派。 本田善彥指出,韓國瑜是最好的說明。(中央社)

選民透過選舉清楚控訴,民進黨執政有負選民。拼經濟、提振民生,才是選民最大訴求。 2014 年和 2016 年,選民踢走國民黨,希望民進黨執掌中央和縣市,能夠迎來新局面,尋找政治和經濟的新出路。怎料兩年過來,經濟縱有增長,民眾還是感受不到。民進黨藉着全面執政,接連推出爭議巨大的改革,但不能向社會證明改革方向符合群眾需要和利益。最明顯的例子,莫過於新勞動基準法有機會加劇工作過勞,年金改革挑起年長公務人員怨憤。中央政策成效不彰,拖累地方選情。批評民進黨最兇狠的,正是民進黨的選民。

民怨四起,民進黨中央卻充耳不聞,仍然活在勝選的亢奮。在一個選後座談會上,長期監察政府民意的「趨勢民意調查股份有限公司」代表指出,公司在今年八月已經察覺選舉異動,並告知民進黨,黨內高層反過來批評公司的民調有誤。當民進黨感受到危機到來,已來不及反應。

2018九合一選舉,台北市長選情意外膠著,在經過長達 10小時開票後,現任市長柯文哲(前中)以3254票的差距險勝國民黨籍候選人丁守中。(中央社)

誠然,說民進黨在地方不得民心,那就忽視了桃園市市長鄭文燦的例子。鄭文燦在九合一選舉輕鬆連任,得票數目和比例均超出上屆,所有選區亦領先對手。顯然而見,地方政績能夠抵銷民進黨的缺失和競選對手的威脅。

桃園素來藍多於綠,鄭文燦上屆選舉只能險勝國民黨對手。當選市長後,他不斷樹立民生政績,證明施政能力,例如開通桃園捷運,落實台鐵地下化,便利交通;又利用縣市升格的機會,把新增的政府撥款投放在福利及健保補助,改善民眾生活。他也拋出桃園願景,發展桃園為科技及航空產業城。

鄭文燦沒有草根形象,仍然深得民心。他除了經常接觸市民,也用心處理黨派和地方公職人員的關係,用人不分藍綠。選舉期間,他站台支持國民黨市議員。勝選後,有人擔心北京斷絕與桃園等綠營縣市交流,他向北京強調,兩岸應不分藍綠,多作善意交流。

民進黨籍桃園市長候選人鄭文燦。(中央社)

除了鄭文燦,柯文哲連任台北市市長,同樣代表相當選民認同他的地方政績,也認同超越黨派的施政方向。四年前,柯文哲得助於民進黨讓路,擊敗國民黨連勝文,成為首位台北市無黨籍市長。柯文哲任內推動交通月票,幹線公車轉乘優惠,更換鉛水管,增加嬰幼兒暫托津貼。話雖如此,他的政策有時也引來不少爭議,例如取消重陽敬老金。最重要的是,台北市償還了數百億台幣的地方債務,減少利息開支,減輕日後財政負擔。

四年後,民進黨派姚文智競選,柯文哲拉票困難得多。即使如此,仍能跟國民黨丁守中平分秋色,得票四成,政績成為競選最大賣點。

整個九合一選舉,韓國瑜的選戰最令人嘖嘖稱奇。他出身於國民黨,但形象不像國民黨。他不打官腔,擅於網絡戰,雖然競選辯論不及民進黨對手陳其邁優秀,卻能敲中高雄人骨子裏最大渴求,即是抱怨高雄「又老又窮」,希望政府能帶領人民拼經濟,救高雄。「韓流」來得又急又猛,成功把高雄市民的不滿轉化為選票,三數個月就令高雄由綠變藍。值得注意的是,韓國瑜在勝選後,同樣主張領導層用人不分藍綠,不分士農工商,全力以赴拚經濟。

在立法會選舉期間,中間派經常告訴選民:「我參選是為市民提供一個泛民及建制以外的新選擇。」可是,他們在立法會選舉中全軍覆沒。圖左起為民主思路湯家驊、新思維狄志遠。(資料圖片)

台灣市長的政治色彩儘管較總統薄弱,但市長有權分配城市公共資源和執行市務,更是晉升總統寶座的踏腳石,影響力不容小覷。本文列舉以上三個市長例子,旨在說明政治人物不用自困於政治意識型態、黨派和派系鬥爭。兩次九合一選舉證明,台灣選民愈來愈接受新的政治力量。這不是說政治碎片化,打破大黨壟斷就是出路,反而是政治陣營間尋找合作點,合力提升市民福祉,解決市民切身問題,再建立堅實的政綱和論述,用政績爭取政治對手和民眾支持。

然而,在香港,聲稱跨派別的政治人物,往往被譏笑為變節。首先,港人仍然受制於牢固的建制、泛民思維框框,難以接受站在中間或者跨黨派的立場;其次,不少自稱為中間派的政治人物,欠缺論述支撐,大部分的言論和行動跟建制派同出一轍,難以代表民主派的選民意見,被選民唾棄可說是咎由自取。

台灣人期待柯文哲、鄭文燦、韓國瑜三人能否持之以恆,施政衝破藍綠陣營。對香港人來說,更根本的問題是,香港容得下「柯文哲」、「鄭文燦」、「韓國瑜」嗎?他們是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