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認識中國》|與歷史學者陸人龍對話——歷史學習可以是鮮活的

撰文:戴小橦
出版:更新:

早前政府記者會佈景螢幕誤把「中華人民共和國」寫為「中國人民共和國」一事,引發社會批評香港公務員缺乏國家基本認識。然而,其實不少市民的國家觀念同樣模糊,因為香港至今仍然欠缺有效的國民教育。譬如中國歷史科的學習,學生普遍比較關注如何應試考取高分,但對於背後的歷史背景和起因經過幾乎從不追問。這樣機械的學習模式常常忽略了一個關鍵——歷史學習首先應該培養的是什麼?三聯書店(香港)出版的新書《認識中國》主編香港大學歷史學者陸人龍,就此提出一個全新的思路,強調歷史學習可以是動態的,鮮活的。
《認識國家》系列報道之一

《認識中國》一改傳統的年代劃分法,從地理山河角度開始講解中國文化歷史。(戴小橦攝)

《認識中國》系列報道:《認識中國》|與歷史學者陸人龍對話——歷史學習可以是鮮活的《認識中國》|與資深出版人李安對話——以文化學歷史填補教育空缺

有別於一般的歷史書籍,《認識中國》一改傳統的年代劃分法,而是從地理山河、飲食文化、文字和古書等三大角度切入講解中國的人文歷史淵源和特點。這套叢書將會出版32冊,日前率先推出首4冊。

在談天說地中認識國情

「(出版《認識中國》)這個想法已經蘊釀好多年了。」曾任香港大學文學院副院長的陸人龍接受《香港01》訪問時透露,之所以參與出版工作,是想找到一種可以讓學生真正認識中國文化的方式,因為「我們是中國人,首先要學的就是中國歷史,要知道和了解國家的疆土地理、歷史人文和發展概況」;另外,國家今天的發展概況也是非常重要的國情教育,當中最關鍵的是國家和民族的生存和發展。

陸人龍指出香港的國民教育和國史教育存在遺漏,年輕人需要增加對中國的認識。(龔嘉盛攝)

不過,香港的國情教育明顯不太成功。陸人龍一語道出問題癥結:「(香港)回歸以來,國民教育和國史教育一直存在著重大的遺漏和缺憾。香港小朋友在成長過程中是沒什麼機會去認識中國,雖然有中史科,但以考試為導向的學習幾乎就是填鴨式硬塞,對小朋友來講會覺得比較悶,一直沒有達到期望的效果。」

確實,讓一個只有十幾歲的青少年去主動探尋文字背後的故事真的很難,更加難以消化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資產階級的軟弱性與妥協性。

如果說文化史圖書在市場的空白是一片新藍海,那麼,如何謀篇佈局開啟新角度就是香港最大的挑戰。「我用『談天說地』方式講述中國歷史、文化和國情。」陸人龍並不依從傳統的學校課程結構,而是將相關的課題自由組合,打通古今,跨越科目以及時空的限制,「希望盡量深入淺出,將較為學術性的內容化繁為簡。」

畢竟,只有看懂了,明白了,才能真正認識國家,繼而產生更加濃厚的興趣,想要更加深刻地去了解國家。

歷史應該是超越政治的存在

以「大禹治水」為例,傳統教學課程通常集中在治水產生的政治功績,但其實大禹最大的貢獻在於使不同部落之間可以互通有無,促成九州攸同的盛大局面。這就要從中國的大河(黃河和長江)文明講起,而河的流向受到地勢影響,所以又會講到山。「中國本身是一個客觀存在,不因為朝代的變更或者政治環境的變化而有所不同,它是超越政治的,也是在幾千年的歷史中產生的。」所以,陸人龍選擇從「山河地理」展開,希望「通過概念式的介紹和論述,讓學生對中國歷史和文化的各方面產生感覺」。

陸人龍強調,「中國」本身是一個客觀存在,不因為朝代的變更或者政治環境的變化而有所不同。(龔嘉盛攝)

但陸人龍也遇到了難題。「認識中國是一個非常大的課題。」他指出,中華五千年歷史包含的內容,不管從時間還是空間上,跨度都非常大,如果要將歷史事件通篇鋪陳,「這套書就會變成報告文學,學生讀著就會覺得枯燥無味。」

為了解決這個問題,陸人龍在每一冊都插入「導讀」提煉出中心思想,「主線有了之後,問答就像一條線地穿成項鏈,每一個部分都相互獨立但又緊密關聯。」在每個主題之下,又配上實景圖力求還原場景,讓學生產生沉浸式閱讀體驗,「讀萬卷書不如行萬里路,要讓學生有身臨其境的感覺,有如跟著導遊行走,通過紙上旅遊,初步了解各地的歷史淵源和山河風貌。」

在《認識中國》的撰寫中,陸人龍選擇用孩子們的思路和知識儲備去解釋中國的文化發展,降低孩子們接觸新知識的門檻,「這不是課本,不需要學生背誦,希望他們能在輕鬆的閱讀中,對中國人的歷史和文化不斷增加知識和理解。」他停了一下說,「書中插入的將近300張插圖,就像是結繩記事上的結,通過這些結,可以將中國歷史的發展脈絡聯繫起來」,從北向南,從地理到飲食,從阡陌交通到節慶習俗,將中國幾千年來的的歷史文化分散到各輯之中。

對於大多數的香港人來說,主要通過課本獲取基本的歷史常識。(資料圖片)

認識國家是一種責任

提到中國歷史,「你首先想到是什麼?」陸人龍無奈的笑笑,「是悠久的文化,是豐饒的物產……」,幾乎都是在照本宣科復述教科書。對於大多數的香港人來說,獲得歷史常識的最主要來源就是書本,而在社會不同持份者對改革中史科多年的爭論之下,似乎造成了當下這種偏離「中國歷史」豐富內涵的問題所在。

陸人龍指出,中國近代歷史非常複雜,而香港的情況比較特殊,「經歷過英國殖民統治,中國歷史教育又在很長的時間被忽略,很多小朋友對中國歷史都是一知半解,甚至有的根本不了解,對中國的認識容易受家庭經驗及各種政治宣傳的影響。」

2012年TVB推出的穿越喜劇《回到三國》,其實只用三國做背景,內容相當無厘頭。(《回到三國》劇照)

多數人對國家的認識只停留在兩個層面,一方面是來自應試教育下殘存的歷史記憶,另一方面是通過觀看戲說古裝劇。前者讓不少人對歷史讀物產生畏難心理,後者營造的簡單化偽歷史情境則直接帶來歷史「亂燉」盲區。

陸人龍不由歎氣:「不同的意識形態和政治立場,不同的人從不同角度去看問題,當然會有不同的理解,沒有較全面和系統性的學習,就容易陷入片面性和主觀性。」他提及,回歸之後,香港的國際政治地位開始產生變化,成為中美角力的戰場,人們開始傾向於用政治解釋一切,「對中國的認識變得很政治化,正面和負面的都有,資訊和討論好像是多了,其實『認識』並沒有進步,甚至還有更多的誤解和情緒。」

多年來,不同持份者的爭論都停留在政治層面,例如2016年由「青年新政」梁頌恆和游蕙禎就職立法會議員時出示「Hong Kong is not China」標語引發「宣誓風波」,建制派聚焦於中史教育不足該向誰追責,民主派則執著強調中史是政治導向的洗腦教育,沒有人想到應該如何為年輕一代認識國家指明方向。

陸人龍希望能在在國民教育、通識教育和道德教育等方面,對學生們有所助益。(龔嘉盛攝)

「學生首先要認識中國的是其歷史和文化,最理想的是學生能欣賞中國文化的博大精深,當然也要知道其糟粕,這是需要慢慢進行,慢慢引導的。」在陸人龍看來,國民教育也是生命教育的一部分,和我們的人生和生活體驗息息相關。

例如,「中國人都是先秦人,首先要了解先秦的歷史和文化,才會知道自己的來處,古今是相通的,有過去的因,才有今日的果。」陸人龍接著說,「香港學校的課程應該正式設有國民教育的內容,除了歷史科之外,常識和通識科都可以將國民教育的內容放進去,不一定要獨立成科。」他篤定,這套叢書可以成為國民教育科目的輔助教材。

延伸閱讀:《認識中國》|與資深出版人李安對話——以文化學歷史填補教育空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