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灣區】歷史學者:下一代或會有「大灣區人」認同
蕭國健記得,在上世紀五六十年代時,英國已經殖民百年,然而,香港女生與外國人拍拖、結婚還被稱為「湊鬼」、「嫁鬼」,帶着強烈的歧視色彩,如今卻已是十分平常的事。他多次強調,融合會在時間洪流裏不知不覺發生,只是很多人沒有將這些記憶歸納整理。南北方人經過數百年的雜處,才在飲食、風俗、語言等方面相互適應,形成現在的廣府文化。而在英國百餘年影響下,香港又有了中西合璧的獨特性格,「文化就是互相接納的,由不得我們歡不歡喜。」
如何區分雜處、融合、同化三個階段的界線?蕭國健以新移民為例解釋,「你現在開始加入雜處,當你在這裏生活習慣了,決定不回原居地,你開始尋找你的對象,當你們互相遷就形成新的生活習慣,這個就叫融合。而你們的下一代會將你們兩邊的文化吸收,也就是同化了,在他身上沒有辦法分出彼此。」
不知不覺成為大灣區人?
在大灣區語境中,政客、商人積極推銷大灣區一體化的新思維。5月上旬,蔡冠深對傳媒表示,港人不應只想香港利益,「將來我們不是香港人,是大灣區人」,前港區人大代表何鍾泰日前亦撰文稱,推動大灣區發展要建立「大灣區人」的共同身份,成為近期極具爭議的話題。
「如何看待大灣區人的爭論?」蕭國健未論是與非,只覺得這個概念「言之過早」。他認為,大灣區是經濟融合的政策,從文化層面來看,現在粵港兩邊處在雜處時期,講融合是超前的,「年輕人為生活勞碌、朝不保夕,當然無法承認大灣區,但你去問李嘉誠個仔,他就有融合的需要。」換言之,當下對「大灣區人」概念的討論也許根本不必要,反映的只是利益相關方的需求。
近期的爭拗令蕭國健想到「中國人」一詞在香港的演變,1911年孫中山在香港搞革命時,大家仍以中國人自稱,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已有不滿現狀者以港人身份自居,而近年認為自己是「港人」而非「中國人」者數目上升,反映對政治、文化環境不滿,對中國缺乏歸屬感。2017年港大民調顯示,18 至 29 歲青年自稱純粹「香港人」的比率為 69.7%,為九七回歸後有記錄以來最高。
全國港澳研究會副會長劉兆佳曾經指出,在構思一國兩制時,中港融合並不在議程之列 。「當時哪能想得到?」蕭國健說,彼時粵港間的差距還很大,沒有人希望香港變成廣東,亦預料不到今日社會的問題和需求。
他相信,如同歷史告訴人們的那樣,無論人們歡喜與否,隨社群間交往密切、混雜而居,會逐漸走向融合,「不是一兩年就可以,要很久。到下一代,BB仔長大成人,有可能會覺得自己是大灣區人」,他又補充道,「但文化發展沒辦法預期,一切都會自然發生。」
上文節錄自第114期《香港01》周報(2018年6月4日)《透視大灣區之文化篇——透視大灣區之文化篇——歷史學者:融合如煲湯》。
瀏覽更多大灣區文章:【01大灣區專頁】
瀏覽更多周報文章︰【01周報專頁】
《香港01》周報各大書報攤及便利店有售。你亦可按此訂閱周報,閱讀更多深度報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