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業|一邊在裁員一邊在搶人!AI人才戰開打 有種人「供過於求」

撰文:經理人
出版:更新:

許多企業對人工智慧(AI)技術的蓬勃需求,加劇了 AI 人才搶奪戰的情勢。

Met行政總裁馬克.朱克伯格(Mark Zuckerberg)曾以親筆信延攬 Google 旗下 AI 公司 DeepMind 的 AI 研究員,還不需要經過任何面試、直接聘用。近日電動汽車特斯拉(Tesla)執行長伊隆.馬斯克(Elon Musk)在社群平台 X(前身為Twitter)上說,OpenAI 一直在積極招募 Tesla 的工程師並提供巨額薪酬,有幾位已經「成功」加入 OpenAI,讓他直呼:

「AI 人才搶奪戰是我見過最瘋狂的人才戰!」(The talent war for AI is the craziest talent war I’ve ever seen!)
Elon Musk

這一波人才戰,突顯出科技業人才需求轉移的現象。AI 新創公司 Databricks 的生成式 AI 負責人納文.拉奧(Naveen Rao)說,他們在招募軟件工程師時都能順利找到人,但是要找到可以訓練大型語言模型(LLM)、解決 AI 問題的技術人員,卻非常困難。「一邊是人才過剩,一邊是人才短缺。」可能讓其他非 AI 專業的科技業求職者面臨薪資更低、職缺更少的現實。

相關文章:裁員|企業要炒人 你將成目標?2類人較安全 高危不只合約員工

+14

初階技能可能被 AI 取代,造成科技業人才需求位移

顧問公司 Janco Associates 以美國勞工部的數據為基礎、進行調查,其行政總裁維克多.揚納萊蒂斯(Victor Janulaitis)表示,美國資訊技術工作者的平均總薪資約為 10 萬美元(約港幣 78 萬元),「當公司資金充裕時,就會過度招募及支付薪資。」隨着通膨及利率上升,這些價位高昂的職位便成為企業裁員的首要對象。

根據美國就業人數統計網站 Layoffs.fyi 的數據,Meta、亞馬遜(Amazon)、Google 等科技巨頭,在 2023 年已裁員將近 26.3 萬名技術職的員工,而今年也有超過 4.9 萬名員工捲鋪蓋走人,《商業內幕》(Business Insider)則報道,有分析師預測,隨着公司將重點轉向生成式 AI 並擴大延攬相關人才,將會有更多組織進行裁員;揚納萊蒂斯說,今年 2 月科技專業人員的整體失業率為 4.3%,高於美國的平均失業率 3.9%。

他也預測,美國的科技業就業市場將在 2024 年減少 2 萬至 3 萬個工作,原因就在於,目前 AI 相關技能的專業人員供不應求,但通膨等環境因素導致企業給不起高薪;而較為初階的 IT 技能,則可能會被自動化取代。

無關領域,有 AI 相關知識就有機會獲益

現在科技業徵才,明顯出現了兩極化的趨勢。根據馬里蘭大學(University of Maryland)研究人員的數據,在 ChatGPT 於 2022 年底公開發佈後,整體 AI 相關工作的招募數量多了 4 成以上;美國求職網站 Indeed 的數據則顯示,生成式 AI 相關的工作,至今已成長了 30 倍之多。許多專家認為,除非 IT 技術人員開始學習這些 AI 相關技能,否則沒有相關知識的求職者將處於相對劣勢。

媒合 AI 人才的人資公司 Einstellen Talent 創辦人亞力克斯.利伯萊(Alex Libre)表示,生成式 AI 的職缺通常會較適合擁有較高學歷和進階技能的程式設計師(programmer)和資料科學家(data scientist),並精通 Python 等程式語言、熟悉 TensorFlow、Ray 和 PyTorch 等深度學習軟件庫(deep learning software libraries)。

不過,沒有技術背景的其他領域專業人士,如文案撰寫人員、產品經理,如果對AI有較深入的理解,知道 AI 可以如何應用於工作流程,以及寫出高品質的提示(prompt)等技巧,也有機會成為搶手的專業人才。

因此,在日益激烈的 AI 人才戰中,如果工作者能從自己的工作技能出發,思考如何學習、運用 AI,就有機會在這波搶才潮中受益。

【延伸閱讀,更多未來職場發展趨勢】

哪些職業20年後或將式微消失? 銀行員、飛機師首當其衝有原因…

+9

搵工|不懂AI?你還有EQ、解難能力嗎?這20項軟硬技能目前最搶手

+40

【本文獲「經理人」授權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