賴清德就職演說: 循憲政體制維持現狀 兩岸互不隸屬

撰文:許祺安
出版:更新:

台灣今(20)日組成新屆政府,賴清德與蕭美琴上午9點完成宣誓就職,賴清德並於11點以「打造民主和平繁榮的新台灣」為題,發表30分鐘的就職演說,宣示要打造民主和平繁榮的台灣,不卑不亢、維持現狀,追求兩岸和平共榮,但也強調兩岸互不隸屬。

賴清德在就職演說首先表示,他以無比堅定的心情,接受人民的託付就職,將依據台灣憲政體制,肩負帶領台灣勇往前進的重責大任。賴清德自言,台灣已是「世界民主鏈」的亮點,民主台灣的光榮時代已經來臨。

在對外關係上,賴清德表示,台灣將持續與民主國家,形成「民主共同體」,彼此交流各領域的發展經驗,一起對抗假訊息,強化民主韌性,因應各項挑戰。

2024年5月20日,賴清德發表就職演說。(中央社LIVE影音截圖)

在兩岸議題上,賴清德在演講中一如以往以「中國」稱呼大陸。賴清德強調,「民主自由,是台灣不可退讓的堅持,和平是唯一的選項,繁榮是長治久安的目標」,新政府將秉持「四個堅持」,不卑不亢,維持現狀。

賴清德呼籲北京停止對台灣文攻武嚇,一起和台灣承擔全球的責任,致力於維持台海及區域的和平穩定,確保全球免於戰爭的恐懼。

賴清德表示,台灣人熱愛和平,與人為善,他始終認為,如果領導人以人民福祉為最高考量,那麼,台海和平、互利互惠、共存共榮,應該是彼此共同的目標。

2024年5月20日,新任台灣的總統副總統就職典禮上午9時舉行,圖為蔡英文與賴清德現身台府前向觀禮者致意。(中央社LIVE影音截圖)

賴清德表示,希望中國大陸正視「中華民國」存在的事實,尊重台灣人民的選擇,拿出誠意,和台灣民選合法的政府,在對等、尊嚴的原則下,以對話取代對抗、交流取代圍堵,進行合作,可以先從重啟雙邊對等的觀光旅遊,以及大陸學位生赴台就學開始,一起追求和平共榮。

值得注意的是,賴清德在就職演說中提到12次中華民國,提到一次《中華民國憲法》,但並未提及《兩岸人民關係條例》,同時強調「中華民國與中華人民共和國互不隸屬」。

立法院應該遵守程序正義

在內政方面,賴清德提到立法院「三黨不過半」的情況,形容是全民選擇的新模式,要以新思維看待,代表朝野政黨都能分享各自的理念,並共同承擔挑戰。他又提到立法院的議事運作應該遵守程序正義,多數尊重少數,少數服從多數,才能避免衝突,維持社會的安定和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