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之後 以何種眼光再看中國(下)

撰文:吳迪
出版:更新:

承接前文:

疫情之下 好一場曠世攻防戰(上)

疫情之餘 中美相博的究竟是什麼?(中)

1989年12月10日,已經退休的前中國最高領導人鄧小平在北京會見老布殊(George H. W. Bush)總統特使、美國國家安全事務助理斯考克羅夫特(Brent Scowcroft),鄧小平在會談一開始便說:「中美兩國之間儘管有些糾葛,有這樣那樣的問題和分歧,但歸根到底中美關係是要好起來才行」。這句被收錄進《鄧小平文選》的話,也隨之在某種意義上成為中國外交的「金科玉律」。近幾十年來,很多人也形成了「中美關係必須維持好」的思維定式。

而今,在疫情這份加速劑的影響下,中美關係朝向矛盾不斷、日益緊張的發展趨勢正愈發明顯,妥協的餘地和迴旋的空間愈來愈小,乃至有從全面競爭走向全面對抗的趨勢。

同中美建交以後發生的歷次危機相比,中美關係的這一輪危機不是突發的,而是長期下滑的加速,其衝突持續時間長、領域廣、感情色彩濃、民意基礎深,鬥爭範圍涉及貿易、人權、台港、西藏、新疆、疫情,幾乎囊括所有領域。以過去兩年間的貿易戰為例,由貿易而起的分歧牽連到方方面面,而即使兩國在軟硬皆施的艱難交涉下達成「第一階段協議」,所換來的短暫緩和,也隨着一個不可預估的疫情而再度滑向新的低谷。

因此兩國關係是想好也好不起來的。可是,那又怎樣呢?

1979年1月,鄧小平訪美,在卡特總統(Jimmy Carter)陪同下發表講話。(Getty)

疫情創造重新認知中國的契機

30餘年前,美國對中國而言是一個「隨時可以取自己命的甲方」,本質上,美國彼時的對華立場是「或許可以用軟,但也可隨時用強」。在那種背景下,中國固然需要不惜一切代價搞好中美關係,讓美國與自己「用軟」。

30年時光荏苒,而今美國對中國而言更像是一位寡斷而情緒不定的同船人,本質上,美國當下的對華立場正愈發變為「無論如何就是不接受中國變得比自己強」。在這種背景下,中國應該花大力氣確保中美關係之穩定,但「不惜一切代價搞好中美關係」未必符合中國自身利益——中美關係已不再單方面由美國主導,而是由中美共同推動。

這也就有需中國在「做好自己的事」之餘,更為積極地傳遞中方聲音,讓美國可以更多地從中國立場認知中國,而非似過去一般期待中國遷就美國。而此次新冠疫情在加劇中美角力的同時,也無疑創造了這樣的契機——當人們發現自身認知與目前的疫情現況相矛盾的時候,有人會質疑中國數據,也有人會嘗試重新認知今日之中國。

相較於外交部發言人愈發強硬的答復方式,以吳謙為代表的中國國防部發言人反而措辭相對溫和。(中國國防部)

中國政治改革的基因

事實上,在政制設計及治理維度,中國自古便頗有建樹。數千年綿延不斷的文化傳承,一大基礎便是中國在政治學領域的一系列創造與嘗試。無論由先秦諸子變法而迸發的基層社會動員能力,從兩漢「舉孝廉」到魏晉「九品中正」再到唐宋「進士科科舉」逐步擴大的政治參與度,隋唐三省六部制的政府權力架構,趙宋朱明兩朝對貨幣制度及稅收制度的嘗試,都是進步且重要的社會治理創舉。也正因如此,中國政治文化才得以在漫長的歲月裏深深鐫刻着東亞文明。

可惜自16、17世紀以來,在白銀體系崩塌等諸多緣由的催發之下,中國關上了國門,愈發封閉,不思變革,妄自尊大,乾隆皇帝那一句「天朝物產豐富,無所不有,原不藉外夷貨物以通有無」就是最大的例證。因此,中國逐步落後於世界,無法激活近代意義上的工商業革命,更無法造就社會結構進一步升華的可能,國力自也無法得到提升。在弱肉強食的國際現實下,實力不濟就難逃任人宰割。

然而,外力、危機與憂患往往能激發出變革。自晚清起百餘年來的一次次嘗試,一代代人的累積與鋪墊,令中國得以逐步走上了自身的工業化和現代化進程,先是在驅逐外敵的進程中聚合了前行的方向,遂篳路藍縷地確保和平發展所必須的國防技術與實力,換得近幾十年內獨立而穩定地發展空間,以至於在基本臻至「衣食足、倉廩實」的今天,有了進一步改善治理能力、優化政制設計之機遇。

如今回頭看,人們很容易講是改革開放成就了中國。但更深一步思考,就會明白,首先政治及社會組織必須有一定的穩定性,不被開放所衝垮,這需要相當治理方面的能力;其次,開放是一個全面的概念,並不只是對海外開放,還包括對內開放,也即計劃經濟體制向市場資源配置的開放,是單一國有經濟向民間個體的開放,很大程度上激活了自身潛力。

在此過程中,西方的現代化模式為中國提供了重要的參照,令中國少走了不少彎路,不過中國終究沒有鸚鵡學舌,而是根據國情而有所取捨,在沒有變得「愈來愈像美國」之情況下,做到了一步步改善。既保持了穩定,又對傳統管控模式做了修正,並把這種修正變成政治改革的基因。這也顯示出中國在制度方面自我調整的能動性。

這是中國改革的基因,也可謂是中國現代化進程得以一路披荊斬棘的關鍵。

疫情期間,大量海外華人為躲避疫情而回國,體現對中國防疫的信任度。(中新社)

疫情是一次難得的試煉機遇

這也就正如這次面對新冠疫情,中國起初答卷不盡如人意,暴露出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的不足。但很快便實事求是,迅速進行病毒殲滅戰,隨後又迅速轉入復工復產。橫向對比下,該過程體現出了中國優於他國的決策力與執行力;縱向對比下,中國主動訂正確診和死亡人數,坦誠客觀存在的遲報、漏報和誤報現象,也堪稱進步。

改革未有窮期,中國仍有大量問題尚待改進。不過2020庚子年這場「全球大考」,無疑是對中國現代化進程的一次試煉和肯定。

頗為諷刺的是,誠如中國在明清之際因封閉和自滿而逐漸開始落後,美國從政治領袖到社會整體的傲慢與輕敵,又何嘗不是它此次抗疫慘狀的一大主因?用歐美人的話講,「最壞的時代造就最強的人,最強的人造就最好的時代,最好的時代造就最弱的人,最弱的人造就最壞的時代」,周而復始。而當下美國這種令人堪憂的政治及社會亂象,或許也會加速改變人們對中國認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