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止俄烏鏖兵不能依靠武力

撰文:倪文迪
出版:更新:

俄羅斯總統普京周三(21日)在全國電視講話中宣布部分動員,批評西方對俄羅斯進行核勒索,威脅使用大規模殺傷力武器,他稱為了保護俄羅斯人民會使用一切手段,並非虛張聲勢。國防部長紹伊古隨後補充,此次動員預計30萬人,只涉及軍事專業和有戰鬥經驗人員。

普京決定動員,反映俄軍前線受壓,是大部分軍事分析預期的結果。俄軍動員後將有更多人力,以及軍工業都會加速運轉,或能在軍事上壓制烏克蘭。烏克蘭戰爭可能發展成為長期戰線,對局部區域以至於全世界的影響加深。西方如果繼續期望通過烏克蘭削弱俄羅斯,甚至妄想去武裝化,可能只是在追求人類滅亡。

俄羅斯總統普京宣布局部動員:圖為俄羅斯國防部新聞處發布的影片截圖,俄羅斯國防部長紹伊古(Sergei Shoigu,中)2022年9月21日在莫斯科開會,同場還有俄軍總參謀長格拉西莫夫(Valery Gerasimov,右)及副國防部察利科夫(Ruslan Tsalikov)。(AP)

核時代沒有軍事上的戰勝

沉靜多時的烏克蘭月初反攻俄軍,東線從哈爾科夫一帶一口氣收復了大片失土。俄羅斯現時在戰場上的部隊不足以對抗全民總動員的烏克蘭,這也是為什麼俄軍選擇撤退而沒有防守,主要是為了珍惜有生戰力。但普京現在進行軍事動員,將改變戰場上的形勢。若認為烏克蘭可能有望在戰場上逆轉趕走俄軍,這種想法有點不切實際。

烏克蘭能控制的人口不足三千萬,而俄羅斯有1.44億人口,以動員而言烏方沒有優勢。西方即使繼續提供武器,很可能只是要烏克蘭人戰至最後一人。雖然這樣能利用烏克蘭弱化俄羅斯,但烏克蘭肯定成為最大的犧牲品。若然西方軍事動員,將與俄羅斯直接對戰,而普京已威脅最終會使用核武,意味俄羅斯在軍事上誓立於不敗之地。故此企圖使用武力化解與俄羅斯的爭端,是將人類整體的未來作賭注的愚蠢行為。

2022年9月14日,俄軍撤走後,烏克蘭哈爾科夫(Khavkiv)州附近的伊久姆(Izium)鎮重拾平靜,但在戰火洗禮下變得滿目瘡痍。(Evgeniy Maloletka/美聯社)

西方得放下對俄羅斯人的敵意

客觀而言,西方並沒有思考過如何處理俄羅斯人民的利益和感情,至今為止只是火上澆油。雖然俄羅斯存在反普京及反戰的聲音,軍事動員後也有民眾選擇離國,但在動員之前的俄羅斯國營民調機構顯示,普京支持率一度高達八成。數字縱有失真,但普京2008年入侵格魯吉亞及2014年入侵克里米亞期間支持度亦曾上升,不少俄羅斯人對西方國家感到軍事敵意也是事實。

惟歐美至今似乎不願相信,俄羅斯人民擔心國家安全,甚至以為所有俄羅斯人都非常信任西方。或許受冷戰結束期間東歐民心向背的往績影響,歐美不少人主觀地認為普京這個「獨裁者」挾持了俄羅斯人民與烏克蘭一戰,以為正在搖到普京的支持度。但萬一這只是一廂情願,普京不倒台?西方正是在以核戰作為賭注。

要解決俄烏問題,西方只能令俄羅斯人感受到國家沒有受到威脅。只有在西方收起敵意、展示善意的情況下,普京的戰爭才會失去俄羅斯人的支持。這是解決國際衝突的方法,也是解決許多衝突的方法——放下敵意,現實地協商,從而凝聚共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