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政總結】教育篇:落實15年免費教育 壓抑教科書價無下文
「與持分者休養生息」,是特首梁振英的教育政綱目標,除了推行免費幼教,梁振英2012年參選政綱及任內四份施政報告中,有關教育的,都是一些小修小補的措施,例如加強對有特殊需要的學生的支援和進一步推動生涯規劃,方法都是離不開提供不同的津貼予有需要的學校和學生。
不過,有不少在政綱提及的措施,至今仍未落實,如規劃幼稚園和小學的學額分佈一直未有落實,以致每年小一統一派位都要左抽右撥北區及元朗區學額組織跨境校網;其政綱提出關注教科書的價格,但四年半來都交白卷,書價持續上升。
已落實:
年份
報告
報告內容
進度詳情
2012
參選政綱
1. 推行15年免費教育
推行免費幼兒教育,增加對全日制幼兒園和幼稚園的資助,逐步增加全日幼兒教育的學額,優先協助缺乏支援的全職和弱勢家庭。
由2017/18學年開始,政府向合資格的幼稚園提供按人頭計的資助額,預計約7至8成的半日制幼稚園學位將會免費。
2012
參選政綱
2. 推動生涯規劃
支援學校協助中學生對個人前途作初步規劃,也要加強對國家和香港的認識。
由2014/15學年起,為每所開辦高中班級的公營學校提供1項相等於1名學位職級教師薪金的經常現金津貼,以促進學校加強生涯規劃和升學就業輔導服務,照顧學生的發展需要。
2012
參選政綱
3. 推動少數族裔中文學習
為少數族裔幼兒提供中文學習支援。
由2014/15學年起每年提供約2億元的撥款,並為少數族裔學生提供應用學習(中國語文)科目,內容與資歷架構第1至3級掛鈎。
2012
參選政綱
4. 改善公營學校行政管理
從兩方面減輕教師和學生的負荷:檢討高中新課程的內容和校本評核的安排, 適量增加中學的行政支援 / 教師編制,讓教師有更多空間照顧學生和參與個人專業發展。
由2015/16學年起,教育局會分3年增加公營小學的學位教師比例。教育局亦會透過試驗計劃,以加強公營學校校內管理和減少教師行政工作的措施。
2012
參選政綱
5. 改善大學教育
包括資助學生往內地院校升學,增加資助專上學額 ( 包括學位和專業文憑課程 ) 和私立大學學額。
由2014/15學年起,大學教育資助委員會(教資會)資助院校的學士學位課程每年高年級收生學額增加1,000個,即由每年4,000個增至5,000個。
2013
施政報告
6. 照顧特殊教育需要
教育局會與不同界別合作,研發多元化的教學資源,協助學校提升有關學生的學習成效。
在2015年,教育局聯同香港大學、香港賽馬會慈善信託基金及6間非政府機構主導推行為期3年的「賽馬會喜伴同行計劃」,為於主流學校就讀的自閉症學童及其家長提供全方位支援。
2014
施政報告
7. 增加「學習支援津貼」
政府會在2014/15學年將「學習支援津貼」增加3成,加強支援就讀於普通學校的有特殊教育需要的學生。
「學習支援津貼」金額已在2014/15學年增加。
2014
施政報告
8. 資助傑出學生境外升學
由2015/16學年開始,推出「香港卓越獎學金計劃」,每屆最多資助100名傑出學生到海外升讀知名大學。
「香港卓越獎學金計劃」已推行了2屆,近200名本地學生受惠。
2016
施政報告
9. 成立「資優教育基金」
政府建議成立8億元的「資優教育基金」,支持香港資優教育學苑栽培10至18 歲的特別資優學生。
立法會財務委員會通過8億元撥款申請,成立「資優教育基金」,資助香港資優教育學苑運作,以推動香港的資優教育發展。
進行中:
年份
報告
報告內容
進度詳情
2012
參選政綱
1. 增加國際學校學額
增加國際學校的學額,照顧外籍學生的教育需要,並與外國商會共同研究短期內應付問題的可行方案。
政府透過分配空置校舍及土地以發展國際學校、協助現有國際學校在原址擴建及重建,以增加國際學校學額。
2012
參選政綱
2. 增加大學科研經費
增加大學科研經費,爭取在香港建立更多國家級重點實驗室,促進香港學者結合國內外科研力量,推動科技創新,並鼓勵企業投資,形成官產學研結合。
在2016年,政府預留20億元予創科局,用投資收入資助院校進行研究。
2013
施政報告
3. 發展及完善資歷架構
增加撥款並制訂更完善的資歷架構,除制訂《能力標準說明》及當時推出的資歷名銜計劃和資歷學分外,亦會探討發展學分累積與轉移機制,以及促進與其他地區的合作。
在2014年,政府設立總承擔額達10億元的基金,利用投資收入,以此長期支援香港資歷架構的持續發展和推行。
2014
施政報告
4. 資助職訓局實習計劃
提供資助以支持職業訓練局推行工作實習計劃,提升學生的就業能力,尤其針對人力需求殷切的行業,讓學生畢業後更易於適應工作環境。
職訓局由2014/15學年起推行職業教育及就業支援先導計劃,並在2016延長先導計劃至共4年,共計4,000名學生受惠。
2014
施政報告
5. 提升電子教學
政府會在今年推出第4 個資訊科技教育策略,主要措施包括由2014/15學年起,分階段向所有公營學校提供無線網絡服務及其他配套設施。
已有800所學校分別透過「電子學習學校支援計劃」(Wifi-100計劃),及「加強學校無線網絡基礎設施計劃」( Wifi-900計劃)的第1期及第2期獲得撥款,提升學校無線網絡基礎設施。
2014
施政報告
6. 資助自資學士學位課程
由2015/16學年開始,每屆資助最多1,000名學生修讀一些配合香港人力需求指定範疇的自資學士學位課程。
指定專業/界別課程資助計劃已由2015/16學年起推行,試行資助3屆學生。
2015
施政報告
7. 加強中小學生到內地交流
政府期望學生在中、小學學習階段內最少各獲1次資助交流機會。
教育局持續資助不同團體和學校舉辦的內地交流活動。
2015
施政報告
8. 加強中港姊妹學校交流
提升姊妹學校合作的深度和廣度,進一步促進雙方在教學專業層面的交流。
截至2016年4月,已有300多間本地中小學(包括特殊學校)透過教育局的協調與內地不同省市的學校締結為400多對姊妹學校。
2015
施政報告
9. STEM課程檢討
教育局會更新及強化科學、科技及數學課程和學習活動,並加強師資培訓,讓中小學生充分發揮創意潛能。
教育局在2016年向小學發放10萬元一筆過津貼,相關的課程檢討諮詢已完成。
2015
施政報告
10. 歷史課程檢討
更新學校的中國及世界歷史等人文學科的課程內容。
初中中國歷史科修訂課程的第一階段諮詢在2016年10月31日結束。
2015
施政報告
11. 特殊教育到校康復服務
利用「獎券基金」推行試驗計劃,邀請津助學前康復服務營運者提供到校康復服務,讓就讀於幼稚園或幼稚園暨幼兒中心有特殊需要的兒童盡早受惠。
為期2年的到校學前康復服務試驗計劃正在推行中。
2015
施政報告
12. 社區學院財政檢討
要求各院校認真檢討財政狀況,並盡量將盈餘以不同方式回饋學生,例如減學費、向清貧學生提供獎學金或助學金等。
教育局曾去信要求有關院校檢討其自資社區學院的財政狀況,不過在減免學費上未有明顯進展。
2016
施政報告
13. 優化校本教育心理服務
進一步優化校本教育心理服務,在收錄大量有特殊教育需要學生的公營中、小學,將教育心理學家與學校的比例逐步提升至1:4。
教育局會由2016/17學年開始逐步優化校本教育心理服務。
尚未開展:
年份
報告
報告內容
2012
參選政綱
1. 規劃幼稚園和小學布局
推算人口的變化,尤其要關注「雙非」兒童來港就讀的影響,及早規劃幼稚園、幼兒園和小學的布局,以免對部份地區造成過大的壓力。
2012
參選政綱
2. 成立幼兒教育界諮議平台
教育局與幼兒教育界成立常設的諮議平台,制訂優質幼兒教育的發展計劃。首要任務是建立幼師的專業發展階梯和薪酬制度,逐步提高幼師的學歷, 推動在職幼師持續發展和同儕間專業合作。
2012
參選政綱
3. 成立優質私立大學
研究成立優質的私立大學,發揮香港作為區域教育樞紐的角色,吸引國內外人才。
2012
參選政綱
4. 增加研究機會
檢討大學資助委員會與研究資助委員會的職能及資源分配準則。為年青學者提供更多研究機會,也鼓勵學者多關心社會事務,並參與政策和應用研究。支持香港優秀的學者參與國家和國際組織的重點研究項目。
2012
參選政綱
5. 重啟配對基金
重啟配對基金,鼓勵社會資源支持大學教育。
2012
參選政綱
6. 關注教科書的價格
關注教科書的價格,建設平台讓持分者,包括出版商、教師、家長和教育局,共同研究減低出版教科書的成本,紓緩家長的負擔。
2012
參選政綱
7. 與內地協商開辦港人子弟學校
與內地協商開辦「港人子弟學校」,解決在內地工作港人的子女教育問題。
2016
將在市區預留一幅土地,供職業訓練局興建具規模及現代化的校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