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政總結】醫療篇:落實增建多間醫院 醫保計劃走樣變調 

撰文:朱韻斐
出版:更新:

特首梁振英最搶眼的醫療政策,莫過於甫一上任就宣布2013年實施「零雙非」,解決了內地「雙非」孕婦來港產子問題。除此之外,梁振英的參選政綱及任內4份施政報告中,雖然推出多項醫療工作,可惜至今仍有許多承諾落實無期。其中,2012年發生「DR美容毒針」事件後,雖成立了「私營醫療機構規管檢討督導委員會」,但港府至今仍未向立法會提交規管私營醫療機構和醫療儀器的相關法案。
梁振英亦在競選政綱承諾,以稅務優惠方式鼓勵市民購買醫療保險,在2014年曾就自願醫保計劃諮詢公眾。惟諮詢報告至2016年底尚未見蹤影之時,醫保計劃已走調變樣,食物及衞生局12月率先表明,將放棄兩項涉及高風險池的自願醫保最低要求,醫保立法工作遙遙無期。
醫療人手方面,梁振英2013年的《施政報告》承諾長遠規劃公私營醫護人員的人力資源,並在該年度內完成檢討報告,但3年來只聞樓梯響。
來到2016年,在醫學界眾多反對聲音下,港府硬推涉及改革醫委會的《醫生註冊條例》修訂草案,終被「怪醫」梁家騮議員拉布,失敗告終。

梁振英任內落實撥地予中文大學興建非牟利的私家醫院;公院方面,其任內亦落實了2000億元興建計劃,圖為將於2017年1月啟用的天水圍醫院。(政府新聞處圖片)

已落實:

年份 報告 報告內容 進度詳情
2012 參選政綱 1.全面檢討醫院管理局
    全面檢討醫院管理局管理及人事制度、工時制度、成本效益及服務水平等問題,確保醫管局提供高水平、高效益的服務。2013年《施政報告》再提及會成立督導委員會,全面檢討醫管局的運作。 醫院管理局檢討督導委員會於2013年8月成立,其報告在2015年7月公布,醫管局同年10月就建議公布行動計劃書,料在3年內陸續開展推行100多項措施。
2012 參選政綱 2.撥地予非牟利團體開醫院  
    研究撥地鼓勵非牟利團體開設醫院,自負盈虧。 2015年2月政府批准以1000元象徵式地價,讓中大在沙田興建非牟利私家教學醫院,財委會同年4月批出40億貸款。中文大學醫院2016年12月動土,料醫院將提供約600張病床,2020年第2季正式投入服務。
2012 參選政綱 3.應對「內地雙非」孕婦來港產子問題
    採取措施應對「內地雙非」孕婦來港產子對香港公私營醫療的婦產科和母嬰健康服務造成的壓力,及對孕婦母子安全的影響。 2012年4月仍為候任特首的梁振英,要求私家醫院不接受內地「雙非」孕婦在2013年的分娩預約,並表示不保證「雙非」子女享永久居留權;醫院管理局同月在內務會議通過公立醫院在2013年起停止接受非本地孕婦預約分娩,私家醫院亦於13年起停收「雙非」。
2012 參選政綱 4.提高長者醫療券金額
    提高長者醫療券金額至每年1000元。 2013年1月1日起,「長者醫療券」金額增至每年1,000元,於2014年6月更增至每年2,000元。
2012 參選政綱 5.助長期病患者選擇公私營醫療系統
    助長期病患者(如糖尿、血壓、血脂等)在公私營醫療系統兩者之間選取服務。 醫管局於2014年中在3區推行「普通科門診公私營協作先導計劃」,計劃由2016/17年度起3年內擴展至全港18區。
2012 參選政綱 6.成立「中醫中藥發展委員會」
    成立「中醫中藥發展委員會」,邀請中醫界加入,向政府建議中醫專業發展策略,制定中醫的職能,研究表列中醫過渡的有關問題。 2013年2月成立「中醫中藥發展委員會」,委員會包括非官方人士及四名官員,集中探討4大範疇,包括中醫服務發展、人才培訓及專業發展、科研發展及產業發展。政府已接納委員會多項的建議,包括發展中醫醫院、中西醫協作發展、擴展《香港中藥材標準》計劃,以及設立中藥檢測中心。
東涌新市鎮居住人口增長,加上機場旅客頻繁,區內對醫院需求漸增。(資料圖片)

已落實:

年份 報告 報告內容 進度詳情
2013 施政報告 7.啟用北大嶼山醫院
    北大嶼山醫院將於2013年分階段投入服務。 2013年9月起投入服務,現時提供住院、24小時急症室等服務。
2013 施政報告 8.籌備興建天水圍醫院
    作為改善天水圍地區醫療服務的中長期計劃,將在天水圍興建一所醫院。 建築署於2016年9月將天水圍醫院大樓移交醫管局。計劃於2017年1月9日開展部分日間服務包括專科門診、腎臟透析、放射診斷等;同年3月15日起,開展每日8小時的急症室服務。
2014 施政報告 9.資助較高風險的群組接受大腸癌篩檢
    大腸癌在2011年成為本港最常見的癌症,政府將資助較高風險的群組接受大腸癌篩檢。衞生署聯同醫管局正進行研究,料同年展開先導計劃的籌備工作。 2016年9月28日,港府正式展開為期3年的大腸癌篩查先導計劃,分階段邀請年齡介乎61至70歲的合資格香港居民接受大腸癌篩查,首階段只接受68至70歲人士參與,61至67歲人士申請日子待定。
2016 施政報告 10.子宮頸癌疫苗先導計劃
    邀請關愛基金推出先導計劃,為合資格低收入家庭的青少年女性提供免費子宮頸癌疫苗注射。 關愛基金於2016年10月3日起,推出為期3年的「免費子宮頸癌疫苗注射先導計劃」,為9至18歲領取綜援或9歲或以上獲發學校書簿津貼計劃全額津貼的女學生,提供免費子宮頸癌疫苗注射。計劃總撥款額約9875萬元,料惠及約31,000名青年女性。
2016 施政報告 11.成立抗菌耐藥性問題高層督導委員會
    成立高層督導委員會,應對抗菌素耐藥性問題對公共衞生的威脅,攜手制訂策略和應對行動,在不同層面防禦抗菌素耐藥性。 2016年5月港府宣布成立「抗菌素耐藥性高層督導委員會」,由食物及衞生局局長擔任主席,成員來自政府相關部門、公私營醫院、醫療和護理組織等,為應對抗菌素耐藥性問題對公共衞生的威脅。
2016 施政報告 12.推廣器官捐贈
    與有關團體合作,向公眾推廣中央器官捐贈名冊,鼓勵市民登記。 2016年4月成立了器官捐贈推廣委員會, 由食物及衞生局副局長出任主席,負責推行「器官捐贈推廣運動」。同年6月推出《器官捐贈推廣約章》,邀請社會各機構成為合作夥伴並簽署約章,承諾支持推動器官捐贈的活動;同年11月至12月在全港各區舉行器官捐贈推廣攤位。現時中央器官捐贈登記名冊有20萬人,食物及衞生局目標在幾年間將登記人數翻倍至40萬人。

 

食衞局2014年底推出自願醫保計劃諮詢文件,規定標準保單設12項最低要求,諮詢報告未出,據悉放棄其中兩項最低要求已被剔走。(食物及衞生局網頁)

進行中:

年份 報告 報告內容 進度詳情
2012 參選政綱 1.私營醫療機構監管
    加強及完善私營醫院及醫療集團的監管。2013年《施政報告》中亦提到,要檢討本港私營醫療機構的規管架構,並提升私營醫療機構的服務質素和透明度。 2012年10月DR事件後,港府成立「私營醫療機構規管檢討督導委員會」。2014年12月至翌年3月進行了公眾諮詢,共收到300份意見書,2016年4月發表諮詢報告。政府計劃於2017年上半年向立法會提交相關法案,擬就私營醫療機構的19個範疇進行規管。
2012 參選政綱 2.醫療保險計劃
    以稅務優惠方式鼓勵市民購買醫療保險,並考慮設立醫療保險市場監管機制,保障病人權益。

至2014年12月才展開公眾諮詢,建議醫療保險標準保單需符合「12項最低要求」,以及建議若購買醫療保險每年每人平均可扣稅450元,原預料2016年年中發表諮詢報告,但至年尾仍未見踪影。食物及衞生局局長高永文2016年12月表示,2017年會由保險業監管局以指引形式推行自願醫保中10項最低要求,但其餘兩項涉及高風險池的要求「必定承保」及「保單自由行」則未有推行時間表,亦未有為醫保立法訂下時間表。

2012 參選政綱 3.長遠規劃醫護人員的人力資源
    長遠規劃公私營醫護人員的人力資源,確保新增人手的穩定供應,配合服務需求,盡可能不受經濟週期影響。2013年的《施政報告》中預計,會在同年完成檢討醫護人力規劃和專業發展,並跟進後續工作。 上屆政府於2012年1月成立「醫護人力規劃及專業發展策略檢討督導委員會」。食衞局局長高永文曾於2015年11月透露,檢討報告現延至2016上半年才完成,食衞局同年年底表示檢討工作已進入最後階段,並會在2017年初公布報告。
2012 參選政綱 4.研究設立中醫醫院
    擴大中醫藥在公營醫療體制內的角色,增聘中醫師,鼓勵中西醫結合治療及研究,並研究設立中醫醫院,發展中醫藥的專科,並鼓勵中醫師持續學習,改善待遇。

港府已預留將軍澳百勝角附近一幅用地興建中醫醫院,料有400張病床。政府於2016年初已向所有有興趣建立或營運中醫院的團體發出邀請,並接獲共約7、8份意向書。食衞局局長高永文於同年9月表示,已完成有關意向書的分析,爭取在2017年年初落實中醫院的計劃和建設。

2013 施政報告 5.興建新的兒童專科卓越醫療中心
    香港兒童醫院於早期計劃時稱為兒童專科卓越醫療中心,目標是希望滿足整個香港社會的兒科需求。 立法會財委會於2013年6月通過撥款130億元興建香港兒童醫院,同年8月動工,預計2017年下半年完工,2018年底起階段投入服務,首階段會提供癌症、嚴重心臟病和腎病醫療服務,初期會提供約230張病床。
2014 施政報告 6.興建啟德醫院
    政府計劃在啓德發展區興建一所急症全科醫院,當年正進行策略性研究。 2015年1月政府拍板興建啟德醫院,醫管局料2017年向立法會申請興建啟德醫院撥款,共設5棟大樓提供約2,400張病床。早前預料第一期會於2021年率先落成,後來政府改口,料醫院不分期在2024年落成並投入服務,屆時伊利沙伯醫院服務會分階段搬往該院。

 

啟德用地位處市區中心,港府正落實發展計劃中的項目,當中包括醫院等基礎設施。(鍾偉德 攝)

進行中:

年份 報告 報告內容 進度詳情
2015 施政報告 7. 籌劃中藥檢測中心
    籌劃一所由衞生署管理的中藥檢測中心,專責中藥檢測科研,為中藥安全及品質及其檢測方法建立參考標準。2016年《施政報告》續指,在興建永久檢測中心前,會先設立臨時檢測中心,料2017年起分階段運作。

中心仍在籌備當中,食衞局局長高永文曾於2015年8月在國際傳統醫學論壇重點介紹未來會籌劃中藥檢測中心;他在2016年10月再表示,臨時中藥檢測中心會於2017年投入服務,固定選址的檢測中心仍在籌備當中。

2015 施政報告 8.積極增加公營龕位供應
    面對骨灰安置所需求日趨殷切,政府曾承諾將積極增加公營龕位供應。 審計署於2015年11月揭發政府興建骨灰安置所計劃進展緩慢,高永文承認未來4年公營骨灰龕位面臨真空期,最快落成的屯門曾咀骨灰安置所雖然料可提供16萬個龕位,但須待2019年才分階段投入服務。
2015 施政報告 9.規管私營骨灰安置所
    政府在承諾增加公營龕位供應的同時,亦表示將立法規管現時市面上眾多私營骨灰安置所。

《私營骨灰安置所條例草案》在2014年6月提交立法會,可惜草案未能在2016年的第5屆立法會換屆前恢復二讀辯論。政府於同年11月再向第6屆立法會提交條例草案,同月在立法會進行首讀和開始二讀辯論。

2016 施政報告 10.2000億元醫院發展計劃
    撥款2000億元公立醫院發展計劃,希望10年內增加5000多張病床

除了上述的啟德醫院項目,此發展計劃還包括另外16項興建、擴建和重建計劃,其中包括在2013年《施政報告》中已提及的擴建與重建聯合醫院、廣華醫院及瑪麗醫院等。

2016 施政報告 11.為輔助醫療專業設立自願認可制度
    因應醫護人力規劃及專業發展策略檢討結果,逐步落實規管建議,包括為輔助醫療專業設立自願認可制度。 2016年12月底港府宣布推出「認可醫療專業註冊先導計劃」,以「一個專業,一個專業團體,一份名冊」的原則推行,涵蓋現時15個不受法定規管的醫療專業,包括臨床心理學家、營養師、配藥員、教育心理學家、言語治療師等。料17年底公布各專業的團體認證結果。
2016 施政報告 12.立法規管醫療儀器
    擬訂立法規管醫療儀器的建議,過程中會就規管內容進行顧問研究,並參考研究結果、其他評估結果及有關各方的意見。 政府於2014年中制訂規管建議架構, 但要國際顧問研究再訂規管方向, 原擬2015年向立法會匯報研究結果和立法建議。直至2016年12月,衞生署始表示,計劃於2017年首季向立法會衞生事務委員會匯報研究結果和立法建議。
2016 施政報告 13.就活家禽業事宜諮詢公眾
    就活家禽業的未來路向及香港應否保留活家禽銷售等事宜諮詢公眾。 食衞局局長高永文於2016年4月表示,已聘請顧問就活家禽業的未來路向研究和提出建議,期望同年第2季就顧問提出的建議諮詢公眾,至年底仍未發表研究報告及展開諮詢,政府表示計劃在2017年3月向立法會簡介此議題。

 

2016年《施政報告》承諾就活家禽業的未來路向及香港應否保留活家禽銷售等事宜諮詢公眾,惜至年底,顧問報告亦欠奉。(資料圖片)

尚未開展:

年份

報告

報告內容

進度詳情

2012

參選政綱

1. 支援精神病患者向家庭醫生求診

   

支援輕度精神病患者向家庭醫生求診。

至今仍未落實,香港醫學會於2014年3月曾因此批評梁振英未落實承諾。

2016

施政報告

2. 《醫生註冊條例》修訂草案

   

政府計劃今年首季向立法會提交修訂《醫生註冊條例》草案,落實包括議員提出的增加香港醫務委員會(醫委會)4位業外委員的建議,以改善投訴處理和紀律研訊機制。此外亦將詳細檢討醫委會的組織架構,確保有足夠專業代表性和社會參與,以及增加運作靈活性,引入境外專才,滿足本地需要。

政府於年初向立法提交修訂《醫生註冊條例》草案,草案雖然獲二讀通過,並進入全體委員會審議草案的階段,但在醫學界強烈反對和議員「無限發言」拉布下,無法在立法會換屆前三讀表決。政府及後成立「三方平台」,協調醫學界、病人組織及立法會議員的意見,盼尋求能接受的改革方案,但仍未有新的立法時間表。

2016

施政報告

3.優化政府食物安全檢測所

   

重新發展政府化驗所轄下的食物安全檢測所,進一步加強在食物安全相關分析方面的檢測能力,為新實施的食物安全法例作好準備,以及優化其運作效率。

有關重建未有時間表。

2016

施政報告

4.研究立法規管電子煙

 

 

研究立法規管電子煙,並就電子煙的潛在禍害加強公眾教育。

食衞局於2016年6月表示,期望於2016/17年度向立法會提交條例修訂草案進行審議,全面禁制電子煙的入口、製造、銷售、分發及宣傳,至2016年年底仍未提交有關草案。

立法會審議《醫生註冊條例》修訂草案時,醫生團體發起多日靜坐反對草案通過。(資料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