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冠肺炎・觀察】指責與質疑齊飛 中國該如何應對

撰文:戴侖
出版:更新:

自年初新冠肺炎疫情成為人類社會的一大威脅以來,中國一邊經歷了從深受病毒肆虐之害到率先基本控制病毒蔓延、再到成為全球最大抗疫援助力量的「打怪升級」,一邊卻在國際輿論中始終處於下風,似乎困在了「被罵」的「封印」裏。

疫情在中國爆發之初美國官員用看笑話的口吻稱「美國勝利」,美國媒體也頗為不敬地打出「亞洲病夫」的標題,同時又質疑中國採取「封城」的做法損害了「自由」與「人權」。隨着病毒開始在全世界迅速蔓延,「病毒從哪兒來」成了口水仗,美國總統特朗普(Donald Trump)以「中國病毒」諷刺中國為新冠肺炎疫情的始作俑者。近期西方媒體與一些西方政客又在津津樂道於轉述中國出口醫療物資的各種質量問題,並質疑中國在疫情問題上「數據造假」,更有西方保守派智庫發表研究報告稱中國應為沒有及時控制住疫情向其他國家「賠款」,與一些美國政客鼓動盟友起訴中國的言論遙相呼應。

特別是,如果說中國疫情爆發初期西方媒體與政客出於「看熱鬧」、「看戲」的心態對中國冷嘲熱諷,只能算是意識形態掛帥下「反華慣性」式的常規操作,那麼當中國成為全球抗疫的「優等生」並大規模開啟對外援助之後,西方輿論對中國的批評與質疑不降反升,尤其值得關注。中國在抗疫上取得的成績,以及不斷做出體現大國擔當的對外經驗分享與物資支持,非但沒有讓中國所處的輿論環境有所改觀,反而被貼上「政治宣傳」、「贖罪」、「口罩外交」等標籤。

身處如此不利的輿論環境,「怎麼辦」成了擺在中國政府面前的一大緊迫問題。

提醒人們保持社交距離的標識張貼在美國舊金山海邊一條步道旁。(中新社)

沒有無緣無故的愛,也沒有無緣無故的恨。中國方面首先需要懂得,要在捱罵中保持自信。無論是對病毒起源地的炒作、對防疫數據真實性的質疑,還是緊盯中國援助物資的質量,抑或要求中國「賠款」的聲音,目的只有一個,就是想讓人們相信:中國有問題。

疫情首先在中國及東亞地區爆發,本來給西方國家留出了充足的「備戰」時間,但西方政客要麼對病毒不當回事,要麼出於意識形態有色眼鏡或政治利益刻意淡化病毒威力,同時其恪守的自由主義秩序也無法讓大部分西方國家提前做出有效應對,最終導致病毒在全世界迅速蔓延。

當西方民眾也開始像當初中國民眾在武漢封城後開始反思「何以至此」,通過質疑中國來證明自己國內的防控沒有犯錯,是最為便利的推卸責任的做法。近期《紐約時報》報道美國紐約地區的新冠肺炎病例主要是歐洲旅行者帶來的,而不是中國,美國總統特朗普居然可以在推特上大罵《紐約時報》報道「假新聞」,目的是「想要回到中國」(此前包括《紐約時報》在內的美國三大媒體駐華記者被中國政府驅逐),可見其「甩鍋」的決心。

當地時間4月12日,兩位戴口罩的市民走過紐約時代廣場美國國旗燈箱。(中新社)

何況西方國家一直習慣以領導者的姿態自居,並堅信着自己的醫療水平處於世界頂端。現在不少西方國家國內的防疫壓力與醫療資源的窘迫程度,比起當初封城的武漢,甚至有過之而無不及,令其在心態上無法接受。而在實際行動上,發佈禁足令、封鎖城市要道、戴口罩、呼籲全面收治病人等措施,其實表明已經認同了中國的做法。

心口不一的現實自有其緣由。民主、自由、人權是資本主義陣營最重要的紐帶之一,但在此次疫情的衝擊下,這一「想象的共同體」正趨向於破滅,出於抱團取暖的本能,「反中共同體」隨之建立起來。疫情帶來的焦慮與恐慌的情緒無處安放,而「中國」這一疫情最先爆發地,就成了最好的宣泄口。

即便跳出疫情的背景,西方國家面對中國時的矛盾與糾結,是常態。暫時摘不掉有色眼鏡,對中國誤解、質疑、詆譭,也很正常。疫情並不會中斷政治鬥爭,全球「大變局」甚至因此加速。現階段,中國做任何事情都有可能被推上風口浪尖。這是中國日益走向世界舞台中央必須走過的歷程,必須承受的代價。

美國舊金山灣區米爾佈雷市一處公園內的兒童遊樂場被關閉。美國多地已經採取了與此前中國封閉式防控的類似做法。(新華社)

「被罵」其實並不可怕。鄧小平曾過:「不要怕外國人議論,管他們說什麼,無非就是罵我們不開明。多少年來我們捱罵捱得多了,罵倒了嗎?」中國今天所處的輿論環境,總體上要比鄧小平時代更寬鬆,中國在國際場合的影響力也已大幅躍升,有了更多話語權。面對新冠疫情以來的輿論戰,中國當然不是要任由「他們說什麼」,但完全可以「不要怕外國人議論」。

對中國來說,「除了軍事戰,什麼戰都可以」。這並非小覷輿論戰乃至貿易戰、金融戰的威力,而是在中國遭受不公正指責與不公平待遇的時候,更需要有基於未來國際格局的演變以及中國處境的現實基礎上的自我認知。

其次,中國需要看清西方輿論加強「炮火」背後的目的,「在戰略上藐視對手,在戰術上重視對手」。最近抨擊中國的聲音從「政治宣傳」、「口罩外交」發展到要求「賠款」,是一次標誌性的轉變,其中藴含着「影響疫情後世界秩序演變進程的重要環節」。

中國面臨的是一場國際話語權的爭奪戰。(Reuters)

美國前國務卿、知名政治家基辛格不久前投書媒體,認為這場疫情將很大可能促成國際關係格局的根本性轉變。這一觀點引發了全球政治學者的普遍共鳴。針對西方智庫與媒體提出的「政治化追索」,中國外交學院國際關係研究所教授李海東指出,以封閉信息、掩蓋疫情等理由對中國政治制度與治理體系的污名化以及對中國的全球抗疫貢獻的無底線詆譭,客觀上服務於為疫情後打造一個世界秩序構建正當性基礎與權勢關係有利於美方的格局。

不少西方國家此次應對疫情的低效甚至無能,是近三十年來因為迷信自由主義秩序、忽視客觀變化而不思變革所導致的自身治理體系與治理能力急劇弱化的集中體現。對未來世界秩序可能走向進行再觀察、再認識的心態正逐步浮現。與其說一些西方智庫、媒體與政客索要經濟賠償,「倒不如說是在確定和維護疫情之後世界秩序構建的正當性原則。」

面對美英一些追責索賠者們試圖迫使中方最終接受一個類似一戰後嚴酷懲罰戰敗國的「凡爾賽式」秩序,中國除了保持自信,更需堅持實事求是的原則和立場。目前對涉及新冠病毒來源等的諸多科學研究還有爭議,中國需要持續開展、推動相關科研攻關,用權威公認科學結論對相關缺乏根據的指責予以辨駁。同時,面對將疫情災難的罪責「政治甩鍋」給中國的企圖,中國方面需要發揮出輿論戰中「鬥爭」的一面,組織法律領域專家儘早着手應對預案,將追責賠償議題嚴格限制在法律範圍之內。

一架羅馬尼亞Blue Air(藍色航空)班機在深圳寶安國際機場裝運防疫物資。(中通社)

最後,也是最重要的一點:所有對中國的責難都不過是「中國威脅論」的變奏版,這在根本上要求中國需要改變在國際話語權爭奪中「有理說不出、說了傳不開」的老問題。而要做到這一點,關鍵在於看到和敢於承認自身的不足之處,切勿粉飾太平。

中國偌大一個國家,不可能一點問題也沒有,中共作為世界最大黨,也不可能讓所有人都滿意。從毛時代到今天的習時代,中國從積貧積弱一步步成為今天的世界第二,走一些彎路、經歷一些曲折,這是再正常不過的事情。面對各種「問題」,以及經歷過的「曲折」,要實事求是的看待和認識。這些「彎路」和「問題」,也是構成今日中國的一部分,尤其是避免再次犯下「顛覆性錯誤」很重要的一部分。

今天的國際輿論揪着中國的一些「問題」不放,除了別有用心的反華勢力外,有些「問題」是西方世界傲慢與偏見的結果,也有一些「問題」是實實在在存在的。如何一步步讓諸多「敏感問題」漸次脱敏,一步步解決切實存在的「問題」,才是長久之計。立足現實,不管是反華勢力,還是帶着意識形態有色眼鏡的西方世界,中國在短期內很難真正促使其卸下「反華慣性」,或是摘掉有色眼鏡。給一些「敏感問題」脱敏,解決切實存在的「問題」,才能越來越不懼怕「罵」,才更有底氣有理有據地回應各種「罵」。

特別值得一提的是,中國有關部門在面對國際、國內兩個全然不同的輿論戰場時,往往選擇「一刀切」,以為只要沿着既定的維穩思路阻斷「罵源」就能解決問題,殊不知,在這個過程中,既加劇了國際場域批評的烈度,也在漸次丟失國內輿論場的主導權。尤其在互聯網時代的今天,任何試圖用「刪帖」、「封號」等老一套來緊急公關,短期看遏制住了輿情,長遠看其實埋下了一個個「雷」。近期因為「方方日記」要出版英文與德文版本而在中國大陸互聯網上掀起波瀾,監管部門似乎又拿出了刪帖封號的老辦法來應對,實屬人為的增加「敏感」,顯得非常沒必要。

中國進入世界舞台需要不斷完善自己,修煉自己,世界接受中國也必然有一個適應甚至挑剔的過程,面對於己不利甚至有些兇險的國際輿論,如何自處與應對,同樣是對中國能力的一次考驗。自信、務實與坦誠,是「講好中國故事」、持續縮小對華不友好者市場的不二法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