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多米諾效應逐步成型 中國最大風險悄然轉移

撰文:蕭予
出版:更新:

中國國內疫情逐步得到控制,但更大的疫情危機正在全球蔓延,對中國而言,這場抗疫戰爭仍在拉鋸 ,且形勢更為複雜。在全球化時代,一場公共衛生安全危機,造成的影響也必將傳導到更深層的領域,沒有任何一方能做到獨善其身。中國與全球化智庫(CCG)3月19日以「中美『戰疫』合作與全球經濟影響」為主題,邀請相關專家學者舉辦網上研討會。其中,疫情重創全球供應鏈、全球股市震盪帶來的經濟打擊以及由疫情引發的大國外交博弈是本次討論的重點。01記者將研討內容整理呈現,上篇聚焦新冠肺炎疫情對全球造成的顯著影響,下篇討論疫情之下,中美合作發生了哪些變化。此為上篇。

「灰犀牛」與「黑天鵝」共舞

疫情的影響是很現實的,首先就體現在對全球供應鏈的衝擊上。中央黨校教授許正中認為,就當前情況來看,全球供應鏈被扯斷的風險遠遠大於過去的中美脫鈎。

第一個「灰犀牛」就是油價暴跌,跌到近24美元的油價,重創了新興頁岩氣產業,背後是石油輸出國組織(OPEC)成員和非成員之間的競爭,尤其是沙特和俄羅斯。股市接連出現熔斷,從「黑色星期一」演變為「黑色一星期」意味着,這一次的經濟危機直逼2008年,對美國而言,不亞於又一場「9·11」事件造成的影響。

這個蝴蝶翅膀的煽動,也將波及全球。此外,供應鏈的變化將導致整個世界產業佈局重新洗牌,以上所有因素疊加,形成了多米諾現象,所有的國家和企業都難以獨善其身。

中國政策科學研究會經濟政策委員會副主任徐洪才同樣認為,金融市場的動盪有傳染性,中國現在的疫情防控卓有成效,甚至接近尾聲,但第二波衝擊還在繼續,這包括海外輸入性病例數還在上升,金融體系、供應鏈體系的信心也不可避免的受到了衝擊。

商務部國際貿易經濟合作研究院原院長霍建國認為,疫情過後,全球經濟格局,包括價值鏈、國際關係以及國家間的合作態勢都會發生變化。當前海外疫情正處於上升階段,恐慌和佛系情緒都有,現在來看的話,疫情的衝擊和經濟深層次矛盾交織。一方面要防疫,一方面要防止經濟出現大衰退。

從過去的經驗看,美國股市出現的震盪以及油價的下跌,都反映出存在估值過高、政策不當或者監督機制部完善的問題,疫情帶來的不確定性,導致更多人不知道下一步將會發生什麼,於是考慮第一時間撤出股票市場,割肉虧損。

由於新冠疫情在全球呈爆發之勢,引發市場擔憂 。圖為交易員在美國紐約證券交易所工作。(新華社)

中國的最大經濟風險來自於外部

對外經濟貿易大學教授崔凡分析稱,經濟衰退、甚至是大蕭條的苗頭已經出現。在疫情發生之前,就有很多關於經濟危機的討論,雖然人們對於具體形式和具體時間點有不同看法。在這種情況下,中國在執行積極的財政政策同時,保持政府過緊日子,三大攻堅戰還在繼續,進行防範系統性風險的工作。所以,大風險出現時,還有較大政策空間。

這幾年中國對外開放持續推進,2014年以後,中國對外資的限制程度迅速下降,再加上國內的改革措施,中國也有了應對困難的基礎。但是,應該重視疫情對中美經貿關係的影響,中美第一階段經貿協議中缺乏比較清晰的通融條款。

協議中提到,如果因為自然災害或其他不可控因素,導致一方無法及時履行協議,雙方應該進行磋商。前幾章內容涉及到知識產權保護和一些改革措施,影響不會很大,

由於新冠疫情衝擊全球農產品市場,甚至不排除農產品出現供應短缺的情況,導致美方很難保證充足供應,從而影響協議相關條款的落實。此外,能源進口、美國股市大跌,肯定會影響整個經濟運行和協議的執行。

中美關係沒有因疫情發生本質變化

霍建國認為,疫情發展到現在,中美關係的整體態勢沒有發生大變化,目前發生的口舌之爭也在意料之中,即便沒有疫情,還是會發生。

美國經濟負增長已經是板上釘釘的事情,現在要看的是第三季度的形勢是否會好轉。疫情會直接對美國大選造成影響,事態的發展也會讓中美關係的未來走向出現微妙變化。

農產品、原油以及石油天然氣的供給方面還存在很大變數,這一點沒有更好的辦法,只能中美雙方保持密切溝通,有些情況下彼此之間更不應該幸災樂禍。

中國國際問題研究院美國研究所滕建群分析稱,疫情恰恰證明一件事,中美脫鈎的想法非常不現實,全球供應鏈更是不以個人意志為轉移。在疫情當中,有幾個方面可以體現中美之間的相互依存。

第一,藥品和原材料供應,中國是世界範圍內藥材的主要供應商,這一點在疫情中沒有被削弱,反而增強了。

第二,醫療器械的供應,以及中美多年以來一直保持在醫藥研發方面的合作。疫情衝擊生產環節,會帶來一定的影響,但目前來看,未來全面脱鈎的可能性並不大,雙方反而有合作空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