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專訪】問人權惹怒王毅 加國記者:登國際舞台必遇尖銳問題

撰文:李駿生
出版:更新:

中國外長王毅上周訪問加拿大期間,與加國外長迪翁舉行聯合記者會。加拿大女記者康諾利以香港「銅鑼灣書店」等事件為例,就中國人權狀況提問。王毅主動要求親自回應,質疑康諾利有否到過中國,又稱只有中國人才對國內的人權狀況有發言權,有關提問「不負責任」。
康諾利接受《香港01》訪問,暢談她對人權及記者職責的看法。她坦言同意王毅所說,中國過去數十年的經濟成就受到肯定,但指出人權狀況與經濟發展並不互相排斥,可以雙軌發展。康諾利又以美俄為例,稱中國登上國際舞台,必然要面對各種尖銳提問。

康諾利(Amanda Connolly)小檔案:

現於新聞網站iPolitics主力報道首都政治新聞
2015年歐盟加拿大青年記者獎(EU-Canada Young Journalist Fellowship)得主
曾於加拿大廣播公司(CBC)電台及網站頻道工作,報道包括2013年艾伯塔省水災災情
2012年畢業於渥太華卡爾頓大學(Carleton University)新聞系

王毅(左)上周三(1日)在記者會上,質疑加拿大記者康諾利(右)批評提問「不負責任」。康諾利接受《香港01》訪問,暢談她對人權及記者職責的看法。(影片截圖)

康諾利在上周三(1日)的記者會上,代表多家歐美媒體,提問加拿大如何通過與中國加強關係改善中國人權狀況。中國外長王毅語調強硬地反問:「你了解中國嗎?你去過中國嗎?」

今年才25歲的康諾利,在加拿大網上媒體iPolitics任職記者。原本或許名氣不大,但因為突然遭中國外長狠批,康諾利近日卻成為了各地媒體焦點。

中國人權狀況「不用到訪都知道」

雖然在記者會上,康諾利無緣即時回應王毅的質問,但她向《香港01》記者解釋:「保護記者委員會(Committee to Protect Journalists,CPJ)的數字顯示,49名記者在中國被囚禁,為全球最多,不用到中國也知道。同樣,中國政府不時監禁異見者、審查六四等資訊,不用到中國也知道。」

康諾利又表示,新聞及言論自由是普世價值,與一個人來自什麼國家或地區並無關係。記者問道她有沒有到過香港,她回應:「很希望終有一天來到香港看看。十分感激不少香港人過去數天傳來的鼓勵信息。」

康諾利稱中國審查1989年的北京民運資訊的情況,「不用到中國都知道」。(路透社)

肯定中國經濟起飛:亦可推進人權

王毅在記者會上以中國政府協助「6億以上的人」脫貧作例,回應有關人權的問題。康諾利沒有否定中國以上的經濟成就,坦言「中國經濟增長令國內中產冒起」,但指出國民有工作與「表達意見、免於恐懼受囚禁或更嚴重後果」的自由是兩回事。康諾利稱,媒體職責正是為無法發聲的群體發聲,並要質問從政者交出答案,如何改善相關社群的生活。

「貿易或人權,討論不應只可二擇其一,兩者可以平行發展(go hand in hand)。」康諾利又向《香港01》解釋傳媒提問對社會的貢獻:「不論在加拿大或在其他地方,記者的責任是不斷向領袖提問。問他們如何精益求精,讓民眾充權、協助他們作最好的決定。」

她又稱,提問對象亦包括歐美領袖和民眾,每天以尖銳問題檢視各政策,例如加國原住民寄宿學校政策。康諾利說:「我們(新聞工作者)並非完美,但有權要求領袖提供答案,如何做得更好。」

對於香港「銅鑼灣書店」事件,康諾利稱自己身為記者,有責任跟進案件發展。(江智騫攝)

談李波案 「記者有責任跟進發展」

談到香港「銅鑼灣書店」事件,康諾利坦言自己是一個記者,僅有責任跟進案件發展,無意分析發生在香港的這樁事件如何左右國際格局。《香港01》記者問道李波案對本港媒體發揮空間的影響,她只稱人權與新聞自由對所有人亦有切身關係。

康諾利特別指出無國界記者組織(Reporters Without Borders)及保護記者委員會等組織致力分析數據,在包括香港等地區,提倡改善新聞自由及人權狀況。記者翻查無國界記者組織的2016年全球新聞自由指數,香港在180個國家及地區中雖然上升一位,排名69位,但報告點出內地商人對收購香港媒體的興趣漸增,成為媒體獨立的隱憂。

王毅(左)在記者會上強硬回應記者,加拿大外長迪翁(右)事後沒有介入,被當地民眾質疑。(影片截圖)

上周的記者會上,王毅反駁外國記者對中國人權狀況「沒有發言權」,只有中國人才有發言權。康諾利明言無人希望加拿大支配中方政策,不過新聞無分國界,記者可以報道兩個國家之間的外交動向,尤其着眼於引起當地社會關注的政策。

康諾利向記者稱:「中國若想登上國際舞台,將會面對諸如人權或其他爭議範疇的提問,正如其他國家一樣。」她又以美俄為例,斯諾登泄密、俄國吞併克里米亞及實施反同性戀宣傳法例後,記者一直向兩國領袖提出尖銳問題。康諾利稱新聞不會受制於邊界,記者的職責是讓民眾更了解身邊及社會發生的事。

中國若想登上國際舞台,將會面對諸如人權或其他爭議範疇的提問,正如其他國家一樣。
康諾利

「在加拿大,記者有權作任何提問」

王毅在記者會上以強硬語調回應康諾利後,在旁的加國外長迪翁(Stéphane Dion)沒有介入,惹來加拿大民眾非議。迪翁事後解釋康諾利表現專業,自己「毋須出手相救」,又稱與王毅會面時已就人權議題作「非常、非常坦誠」的對話。康諾利向《香港01》憶述當時情況,表示理解身在現場的迪翁自有外交上的考慮。

近日康諾利收到很多信息,批評迪翁沒有介入。她強調,身在中國的記者或許沒有提問的自由,但他們在加拿大則絕對有權向任何人提出任何問題。

王毅(左)訪問加拿大期間,亦與加國總理杜魯多(右)會晤。王毅與迪翁舉行聯合記者會後兩天,杜魯多稱記者的職責正是要提出尖銳的問題,對中方的反應「不滿意」。(路透社)

康諾利稱若要改善社會,記者的尖銳提問是最佳的工具,讓民眾檢視自身和尋找理想的自己,並正視難以面對的過去。雖然中國的人權狀況屢成歐美社會的討論議題,但她坦言中國並非受到針對,記者亦關注其他地區的新聞自由及人權狀況。康諾利說:「如果沒有新聞自由,縱使人權遭受侵犯,也沒有報道、無法追究責任,你就談不上有任何權利。」

王毅上周三(1日)在記者會上稱康納利的提問「充滿偏見」。(加拿大廣播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