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球之友|氣候變化助長疾病傳播

撰文:01論壇
出版:更新:

來稿作者:洪藹誠

近年來,氣溫升高和極端天氣事件愈趨頻繁,可見氣候變化的影響正在日益加劇。然而,傳染病風險的增加,亦是另一個令人擔憂的氣候變化衍生問題。

氣候變化正在為氣溫、降雨模式和極端天氣事件的發生頻率帶來變化,更會影響著蚊子、蜱蟲和齧齒類等傳播疾病的生物的分佈和行為。氣溫升高有利病媒找到更適合其生存和繁殖的生活條件,使其種群數量上升,分佈範圍更廣。此外,降雨模式的變化還可能創造新的病媒繁殖地,引發新的疾病傳播現象。

瘧疾、登革熱和茲卡病毒等傳病媒介疾病特別容易受氣候變化影響。例如氣溫升高會加快病原體的繁殖速度,進而縮短疾病傳播所需的時間。另一方面,溫暖季節的延長和暖冬會增加病媒的存活率及活躍時間,提高了人類接觸病媒的可能性,因此有機會使之前未受傳病媒介疾病影響的地區面臨風險。

氣候變化也會影響水媒傳染病和食源性疾病的傳播。降水模式的變化會導致洪水增加,從而污染水源,引發霍亂、痢疾和甲型肝炎等疾病爆發。此外,氣溫升高會加速食物變質,促進沙門氏菌和大腸桿菌等細菌的生長。這些問題往往不成比例地影響著弱勢社群,尤其是醫療和資源匱乏的一群。最近的新冠病毒大流行足以證明,疾病爆發會為發展中國家造成重大經濟損失。

要應對氣候變化與傳染病之間的聯繫,需要從多方面入手。首先,緩解措施對於減少溫室氣體排放、抑制氣候變化及其健康影響至關重要。其次,適應策略應著重於加強公共衛生系統、改善疾病監控,並實施病媒控制措施。同時,提高社會大眾意識、支持氣候與疾病相關的研究,以及促進國際合作,也是不可或缺的部分。

氣候變化與傳染病之間存在明確的聯繫。隨著地球持續升溫,公共衛生面臨的風險與日俱增。我們必須採取緊急行動,減緩氣候變化,強化醫療系統,制定可持續戰略,以應對日益嚴峻的疾病威脅。

作者洪藹誠博士是香港地球之友行政總裁。文章僅屬作者意見,不代表香港01立場。

「01論壇」歡迎投稿,來函請電郵至01view@hk01.com。來稿請附上作者真實姓名及聯絡方法。若不適用,恕不通知。